街巷是一座城市的毛细血管
是城市文明的末梢神经
亦是城市活力的涓涓血液
今天是一期,我们就来一次
「认路大挑战」
烟台山的这些路你都知道吗?
2013年,《烟台山历史文化风貌区、公园路历史建筑群、马厂街历史建筑群保护规划》编制完成,涉及保护街巷达到38条。这一条条街巷组成烟台山的脉络,亦串起烟台山的人间烟火。烟台山的这些路大致分为:里、弄、街、巷、路,一起来看看吧~(部分路段修缮中,未做拍摄)
↓↓
积兴里
积兴里是福州仓山公园路东部的一条街巷,取“积德兴旺”之意而名。另有一说,其得名可能典出荀子《劝学篇》:“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兴里是福州近代历史建筑较为集中的区域。
槐荫里
槐荫里是仓山区的一条道路,北通乐群路,南与麦园路、进步路相连。
槐荫里得名于曾位于附近的琅琊王氏(即开闽王王审知的家族谱系)“三槐堂”。王氏素有“槐荫连云”、“槐荫满堂”等说法,有些王氏祠堂亦名“槐荫堂”,槐荫里因而得名。
象山里
象山里是仓山区的一条颇具历史风貌的街道,北接立新路、公园路,南接积兴里、三一弄,因位于一个名为“象山”的小山包上,故而得名。在早期,象山里曾作为巷下路的一部分。
池后弄
池后弄是连接仓前街和烟台山顶福州高级中学的一条小路。沿路而上,有依山势而建的几组老建筑。
三一弄
三一弄因位于三一学校(即福州外国语学校、福州九中的前身)的北侧而得名。
万春巷
万春巷是位于仓山区的一条东西走向道路,西连公园路,东接上藤路。该巷原名“大埕中”,因巷口有“万春京果店”而得名“万春巷”。
马厂街
马厂街是仓山区对湖街道的一条街巷,长约450米,宽度最窄的不足3米。
嘉靖四十二年(西元1563)名将戚继光围剿日本人时,在今上藤路、大岭顶及对湖路设营房、马房、马厂等,这些地方因此被称为营房里、马房里、马厂街等,沿用至今。
复园路
复园路原本是一条小巷,以“复园里”得名。而“复园里”则得名于此处原有的“复园”(即复园里1-5号、复园里6号历史建筑所在的复园新村)。
公园路
公园路南起福州人民体育场北门,北与公园西路、立新路相连,全长450米,隶属于仓前街道。清光绪初年,由英国领事领头向清政府租借地皮建跑马场。民国后,跑马场被改建为“林森公园”,此为“公园路”名由来。公园路沿路绿树成荫,环境优美。
麦园路
烟台山一代曾经遍地植梅,因此仓山古称藤山,诗中云:藤山南北万株梅,十里浮香璧月来。清初梅林毁于战火,乾隆年间垦荒植麦,故名麦园。
梅坞路
梅坞路是福州诸多古街老道中最富诗意的一条路。梅坞路在明时盛栽梅树,有“琼花玉岛”之美誉,呼为梅花坞。
明代徐熥“十里花为市,千家玉作林”的诗句,便是咏这里的景色。
观井路
观井路原名“观音井路”,得名于沿路的一口古井“观音井”。观音井上建有一座小庙“观音堂”。
根据世代居住在观井路的本站网友洪孝松老先生回忆:观音堂里有两个和尚,一个老和尚,一个小和尚;童年的洪先生经常偷偷跑到庙里来,和小和尚玩捉迷藏。小时候,邻居很多孩子都会到这里来玩,观音井边成了这些“老福州”的“游乐场”。
立新路
立新路是一条斜坡道,北起麦园路、塔亭路交叉口,南止于公园路、公园西路交叉路口。
300多米长的林荫坡道两侧,有多处独具特色的老洋房,掩映在参天耸立的香樟树之间。立新路一带的建筑,多是建于1920年左右的近代花园洋房,外墙都有其典型特色。
亭下路
亭下路位于烟台山西部,原名岭顶巷,因所处“亭下山”而得名。亭下路北起仓前路,西连忠烈路,呈L状,是仓山民居集中的一片区域。
乐群路
乐群路作为仓前山上最早形成的道路之一,由于系自发形成,故曲折较多,但大致沿山脊延伸。乐群路沿途老建筑数量很多,且大多历史较长。乐群路的名称很显然来自乐群楼。
对湖路
"传说古代(仓山)有两湖,隔路相对,故名。"只是世事沧桑,两湖早已淤塞填平了。对湖路今已成为学校的集中地,附近学校有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福州时代中学等,并且民居宅群林立。
//
每一条路都有它的故事
就像是一条路的名片
随着城市变迁
有些路名快要消失甚至已经消失了
但当人们提及时
属于它的那段记忆也会永远鲜活
内容来源于:仓山微文明综合 行走烟台山、醉美仓山
❖ 欢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哦 ❖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