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营,这些风险信号请注意
夏天,避暑是人们出游的一大需求。但很多人忽略的是,夏季也是强对流天气多发的季节,暴雨、雷电、大风、冰雹等等恶劣天气,是导致次生灾害发生的重要因素。
“雷雨天气多发的夏季,并不适合去狭窄的山沟这样的低洼地带进行户外活动。或许你所处的地方没有下雨,但如果河道上游地区下暴雨了,那么四面八方的水就会汇聚到山谷中,原本平静的小溪或干涸的河道沟谷里涌入湍急的浑浊山洪,非常危险。因此选择营地的时候,一定要在地势稍高的平台,避开河谷河滩这样的位置。即使是在平静的湖边,营地位置也要比湖面高出数米,并随时关注天气变化。”资深户外露营爱好者、北京大学天体物理专业在读博士生王凯翔说。
判断什么天气适宜出行,什么是危险地形,选择正确的扎营地点,是野外露营爱好者必须具备的常识。每年因自然灾害导致“血的教训”比比皆是,因此个人需要具备“忧患意识”,提前做好准备。
“你需要对露营的地点进行整体的判断,比如海拔、昼夜温差、野生动物的情况,还有距离最近的人群聚集地大概还有多远,这些都是前期准备,另外你还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我个人建议野外露营时准备一个应急背包,里面装上止痛药、抗生素、创可贴、碘酒、纱布等等医疗物品,还可以带上救生毯,防止人体失温等紧急状况出现。”研究各类户外生活方式的小红书博主邵嘉琦(Gaqiiiiiiii)介绍道。
勿盲目跟风,选择适合自己的露营方式
可以发现,露营尤其是野外露营,并不是没有“门槛”。因此在不具备足够的户外风险意识和野外生存经验时,人们更应该谨慎选择未开发的景点或荒野地带。
“现在大多数人追求的露营,并非是前往荒野深处宿营过夜,而是想在城市近郊寻找一片风光秀丽的森林大草坪,或者在一片开阔的水域周边,白天在那里和朋友、家人聚聚餐,放松一下,到天黑就离开。对于这样的休闲人群,选择一些已经较为成熟的开发好的营地更适合,也更安全。”王凯翔分享道。
UTOP1A壹岛露营场的主理人Campolly表示,商业露营地在选址上除了考虑自然风光以外,还要求具备水、电、路三通。而选择成熟商业露营地的顾客,大多也是把露营作为一种新型生活方式,他们需要相对安全、干净,并且有配套设施的地方,来享受和自然的交流。“在没有充分掌握足够的户外经验时,千万不要轻易尝试野地露营。”Campolly说。
不同人群对户外体验有着不同的需求,因此选择合适自己的露营方式变得尤为重要。“我们从网上获得的任何信息,很多时候是没有过滤的。就我个人而言,我不会跟网友分享具有安全隐患的地方。”邵嘉琦说,作为户外博主,他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经历的时候,的确经常会收到粉丝的留言和私信,希望获得明确的“地址”。但他通常的做法是,明确地告知对方,不做地点推荐。“我现在也会做一些户外安全知识的科普,因为我不希望大家只看到美好的一面,户外也有很多的潜在的危险性。”
行业需要规范 不要对露营产生“偏见”
四川龙槽沟山洪事件后,北京延庆区文旅局发布了《延庆区景区帐篷露营管理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在全市率先实现景区帐篷露营产业规范管理。
《指引》中,明确了露营的申报流程和建设细则,同时按照“谁运营、谁负责”的原则,明确由所在景区承担帐篷露营的日常主体责任。在选址方面,要求营地地面必须宽阔、平整、干净,避开洪水、地质灾害等安全隐患。另外营地内严禁使用明火,严禁在帐篷内使用液化石油气、瓶装易燃液体和任何可产生明火的灶具器具,对垃圾分类、污水处理等也做了细致的规定,真正做到无痕露营、文明露营、生态友好型露营。
作为营地经营者,FC CAMPING的创始人小志希望政府能推动营地的开发运营真正做到标准化、合法化,另外市场需要更多包容性,鼓励开发性价比更高的营地。另一方面,小志认为人们不应该对露营文化产生“误解”或“偏见”,大众的户外安全意识需要通过学习来提高。(摘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