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说起“高速公路”的话,我们脑海里浮现的都是不断涌流的车辆在路上飞驰,交通技术发展带来的畅通无阻惠利了我们所有人。其实,在古代,也存在着高速公路,它叫栈道。栈道提升了行进速度,对于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提供了便利,成为了中国古代的“高速公路”。
一、贯通古今的栈道为何而产生
从自然地理层面讲,自然环境对于蜀地的发展是最大的阻碍,蜀地人民开凿了古代栈道。川蜀地区,崇山岭峻,水流湍急,交通一直都是比较闭塞的。自战国以来,一直到明清,蜀地人民为了解决好交通出行的问题,在悬崖峭壁上凿孔架木、设栏盖棚,凿出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一条条古栈道。还有一个原因是巴蜀地区山高谷深,上起奉节,下至宜昌,水路凶险,尤其是洪水季节,经常要封航,水运无法稳定巴蜀与外界的交流,因此修建栈道有其必要性。
从社会经济层面讲,对于蜀地人民而言,“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即说古蜀王国历史久远,数万年来与陕甘地区中原地区难通消息,一直到古栈道的修成。地理因素限制了当地的发展,秦汉时期,关中地区是经济文化发达,吸引着蜀地人民对外发展。由于大巴山脉和秦岭山脉的阻隔,当地人们决心克服一切艰难开凿出一条对外通道,以其实现与外界的交流,修建栈道成为了打通北边的交通线的关键。
从政治层面讲,战国时期,由于战争频繁,道路的作用显得日益重要,为了便宜行军、加强军用物资补、及时增援兵力,在山势险峻之处修筑栈道也成为常有之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提出了“车同轨”的要求,对全国的道路修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此要求,秦朝开始修建以咸阳为中心、通向全国的道路网——驰到打破秦岭屏障通往南方各地区的栈道也就开始出现了。
二、探寻跨越秦岭天堑的古代栈道的演变与发展
1、起源于战国时期的秦国
栈道的修建起源于我国战国时期,是在悬崖峭壁上凿孔架桥连阁而成的一种通道,是打仗行军攻防守卫的交通要道,也是蜀地与外界沟通的重要交通要道,工程浩大,山高路险,是我国古代交通史上的奇迹。
“褒斜道”是我国历史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一条栈道,连接关中与巴蜀,是古代巴蜀通往关中地区的道路,它南起汉中褒城,北至关中斜峪关,全程498里。
2、秦汉三国时期背景下的兴盛
我国古代栈道的修建拓展多在秦汉时期。栈道的兴盛之况,就如诗人刘禹锡云:“云树褒中路,风烟汉上城,前旌转谷去,后骑踏桥声。
川陕之间的秦蜀栈道始建于战国时代,拓展于秦汉两代。秦蜀栈道曾经多次在改变历史进程的事件中发挥作用。刘邦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故事发生于此,萧何月下追韩信,诸葛亮六出祁山也都是与此地有关,杨贵妃的荔枝也是途经此道运往长安城的。
公元前3世纪,巴蜀两国关系恶化,秦国抓住此次机会,打通前往四川的道路。因为秦岭和大巴山的高山深谷隔绝,阻断了通往四川的路,就修筑了栈道,这正如战国时期秦相蔡泽所说:“栈道千里,通于蜀汉,使天下皆畏秦。”秦蜀栈道,到西汉前期大有拓展,已经有4条通往蜀地的栈道。
嘉陵道,又名陈仓道。嘉陵道沿嘉陵江大峡谷修建,全长220里,“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段三国时期的历史就是发生在这。“陈仓”是宝鸡地区的古名,这里特指渭河北岸的陈仓古渡口;“栈道”指的是从关中地区通往巴蜀的古代交通要道,由秦岭古道、褒斜道、连云栈道多条栈道组成。全长250公里,架设在悬崖峭壁和泥沼之地。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典故由来是这样的,刘邦命人烧掉通往蜀地的栈道来迷惑项羽,干扰敌人的判断,让项羽以为自己无法出署构成威胁,后又让韩信派兵去修复栈道,暗中却统率主力部队,抄小路袭击陈仓,杀死守将,刘邦因此获胜占领了关中地区,为以后建立汉朝奠定了基础。
傥骆道是陕西通往四川最快捷、最险峻的一条古栈道。这条古栈道的南端位于洋县傥水河口,北端位于周至县西骆峪,全程480里。三国时期,刘备在关中建立了对付曹魏政权的军事战略要地。这条栈道是北上到关中腹地的重要道路,由于这里山高谷深,北边就是关中腹地,南抵汉中门户,是很好的兵家战略要地,便于克制敌人,每到战争时期,这条栈道便战火纷飞。中唐以后,傥骆道成为了官道,朝廷官员任免,回京述职,走的多是此条栈道。
子午古栈道,又称 “荔枝道”。这条古栈道全长1000余里,其中山间谷道880里。荔枝道是由川东涪陵经西乡至宁陕通往长安的通道。荔枝道,不由得让人联想到杜牧那句经典名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杨贵妃特别喜爱吃荔枝,唐玄宗在四川建了荔枝生产基地,并修整了四川涪陵至长安的道路,一路快马经过子午谷,到达长安只需要三日,保证了荔枝的新鲜,因此宫里吃的荔枝并不是真的是产自岭南的荔枝。
由此看来,秦汉时期古代栈道确实不断涌现,除了以上的4条古栈道外,各地修建的栈道还有被诗人李白感叹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金牛石道;北起陕南南郑县,南至四川巴中县,因穿越米仓山而得名的米仓道;北从甘肃天水,南到汉中的祁山道。
3、古代栈道最终被废弃
古代栈道,或有因水库的修建而被冲没,或有因古代战火而焚毁,或有因自然侵蚀而难以存留。由于栈道多处于地理位置艰险的山崖峭壁,大多数栈道被毁坏后,得不到好的修治,栈道日趋减少。随着时代迁移、技术的发展,明清时期道路系统不断完善,曾经被誉为古代“高速公路”的古代栈道慢慢地被遗弃。古栈道在历史的发展中留下了斑斑痕迹,令人感叹。
三、古代栈道给古今社会带来了价值
1、经济发展的物质保障
从蜀道的通行,打开了通往天府之国的大门,蜀地的富饶物产由此运出,国家的赋税收入由此不断翻倍增长,”如果没有栈道的修通,也许长安城不会有那么繁荣,很难出现汉唐的富足强盛。
古栈道的修建,正印证了“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巴蜀地区自古便誉为“天府之国”,物产丰饶,古栈道的修建,便利了商品贸易的交流,各地商旅纷纷涌入。古栈道让交通更加便利,打开了蜀地的对外发展道路,缩小了蜀地与中原地区经济水平的差距,对于当地各项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遗存的古栈道也是现代旅游产业发展的载体。古栈道道路上的石刻、石门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成为了栈道旅游的载体,提高了当地知名度,给当地经济带来了繁荣。
2、巩固统治
古代栈道的修建,为统一中国之大业发挥了重要作用,扩建完善古代栈道,便于中央政府对西南地区的管辖,适应了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栈道千里,通于蜀汉,利于加强与西南少数民族的交流,利于缓和各民族的矛盾,对于民族的团结具有意义深远。
3、留存下海量的文化遗产资源
古栈道带来的不仅仅是政治经济的发展,同时中原地区先进的社会文明、文化也不断传播进入蜀地,甚至影响着西南偏远的山区一带,为古代西南地区的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提供了支撑。
古往今来,蜀道上发生了太多的故事,也见证了历史的变迁,经过时代的沉淀,古代栈道给我们留下的是丰富的文化遗产,古代栈道沟通了中原和巴蜀的文化交流,文人墨客经过此地无不为之赞叹,在此题字勒石百余方,成为摩崖石刻之大观。
古栈道工程,体现的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在当时的生产环境修建出如此伟大的工程,他们所付出的艰辛也值得我们钦佩,五壮士开山以及金牛石道等传说,表达出古蜀地区人民对沟通的渴望,同样也是对先民们不畏艰难开辟栈道的壮举的歌颂。一条条蜀道,不仅仅是一种文化景观,那些流传的故事以及劳动人民的艰辛付出,更是一种文化精神。保护好文化遗产,能够让我们追忆古人的智慧,让先辈们的精神更好地传承下去。
4、古代栈道给现代建筑的启示
一条条栈道延绵千里,有木栈和石栈两大类。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交通网密布的今天,古代栈道在道路选线、栈道楼阁结构等方面所体现的原理,以及石门开凿技术,仍能给现代化的交通道路建设以有益的启示。
四、结语
那些古代栈道随着马蹄声的远去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它们失去了昔日作为“高速公路”的作用,但是古栈道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和精神值得我们思索探究,不得不对古人的智慧感到叹服。
参考文献:
1、《秦史》
2、《中国古代道路史》
3、《战国策·策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