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上龙华、看桃花,曾是上海民众的一大习俗,也是延续了上千年的龙华庙会的典型意象。历史可追溯至唐代的龙华庙会,直到上世纪80年代仍是许多市民游客心中的美好记忆,一度吸引不少在上海的外国人到访,印度诗人泰戈尔就曾到此一游。
随着近代商业、服务业的发展和城市变迁,庙会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2008年,龙华庙会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再次唤起人们对于上海这一著名节事活动的关注。当下,因轨道交通建设而暂停数年的龙华庙会应如何保护和传承?今天举行的2022龙华妙谈会上,众多专家学者以“龙华妙谈•论非遗民俗庙会的传承与发展”为主题,为龙华庙会的保护传承与活化传播探寻新的方向。
要传承,也要顺应变化
在教育部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苏智良的记忆中,上世纪80年代的龙华庙会曾在他工作的上师大附近举办,庙会上形形色色的美食和新奇的事物,令他和学生们记忆犹新,也是几代上海人的美好回忆。
据史料记载,早在明代时,因庙会而兴起的龙华镇上的店铺超过1000间,体量惊人。后来,龙华寺的僧人在寺庙西侧种了一批桃树,附近一些拥有私家园林的商人也在庭院中广植桃树,逐渐形成了著名的“上龙华、看桃花”景观。在这里,寺塔、庙会、楼台、烟雨,共同构成了一幅江南的雅致风景。2015年后,因附近轨道交通建设及广场重修等原因,龙华庙会线下活动暂停举办。
“龙华庙会是上海地区历史最悠久的庙会,它依托的是江南千年名刹龙华寺。”苏智良说,因为这一段历史,龙华是整个上海中心城区内文明历史最为悠久的宝地,这是不可复制的优质资源。由龙华寺塔、龙华烈士陵园、原龙华兵工厂等共同构成的龙华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承载着江南文化、海派文化与红色文化的丰厚内涵,构成“开放、创新、包容”上海城市品格的最佳案例。植根于此的龙华庙会,值得在保护和传承上做更多的探索。
华东师大终身教授、上海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陈勤建说,龙华庙会不仅是上海地区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庙会,也是华东地区历史悠久的传统庙会,是商品集市、民间信仰和民间娱乐三者相结合的综合庙会。它具有浓厚的商业氛围,表现了上海乃至华东地区重商的传统。除了赶集和拜佛外,赏桃花、踏青等娱乐活动也和庙会紧密结合在一起。
龙华寺是上海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古刹,龙华庙会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二者互为依托。陈勤建认为,对它们的传承保护,从遗产经济学视角切入是一个最好的选择。“龙华民俗庙会进入国家非遗,传承是必须的,但顺应变化和新的建构也是必然的趋向,民俗庙会需在传统与现代融合中重建。”
强化龙华庙会的“品牌联想”
一个必须承认的事实是,在上海这个现代化、国际化程度极高的都市,龙华庙会原本具有的许多功能已被形形色色的现代商业、服务业形式所取代。新的环境下如何营造和重塑龙华庙会?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
苏智良说,深入挖掘龙华庙会文化所蕴含的优秀传统、人文精神,充分利用龙华的自然风景、人文景观、文物建筑等进行营建,在庙会的设计、街区布局、经营管理和服务环节等方面,融合本地文化、传统工艺、民俗礼仪、风土人情和现代时尚等进行打造,相信龙华庙会定能再现繁华与风采。
陈勤建认为,今天民众对龙华庙会的期待,更多集中在龙华庙会洗净铅华后所沉淀出的文化符号意味,也就是其作为传统文化遗产的意义与价值,这正是当下社会与都市中的“稀缺资源“。因此,为庙会寻找并塑造具有吸引力的核心意象,是当下的首要任务,需要进一步明确并强化民众对龙华庙会的“品牌联想”。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的张青仁表示,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庙会传统的恢复中,应当积极吸收当下流行文化的元素,将庙会传统的精神内核与当下流行的文化形式加以融合,在继承庙会传统精神内核的同时,不断丰富、发展新时代庙会传统。
在论坛现场的海上妙谈• 市场解密环节上,印力上海、徐汇龙华会市场合伙人杨姿,英富曼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全球授权展上海项目负责人陈凯,中国美术学院交互媒体青年艺术家InsPUMP主理人、MonoX联合创始人张琛,上海东方网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海上文创主理人 许汀雁围绕非遗民俗类庙会在新消费浪潮下经济价值的开发与转化、生态圈创新建设、可持续的产品力与市场力拓展、非遗的数字化及数字非遗的经济转化等问题进行了交流与讨论。
此外,上海米哈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围绕“当非遗类民俗庙会邂逅数字科创时代”这一主题,阐述数字前沿创新思维及介绍相关案例应用,给予非遗民俗类庙会数字焕新的方向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