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往撒哈拉沙漠调水?
撒哈拉沙漠,世界面积最大的沙漠,横亘在非洲大陆北部。由于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干热的东北信风控制,气候炎热干燥,形成了广阔的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加上地表水资源极度缺乏,人口极其稀少。
大面积未开发的撒哈拉沙漠也激发着人们的改造欲望。人们想着如果能把周边海洋的水引入撒哈拉沙漠,那就能增加资源的利用。
实际上撒哈拉沙漠并不是一马平川的,内部是存在起伏的,有起伏的情况下,内部就存在地势低洼之地,这样就可以储水。根据水往低处流的原理,就可以把周边海洋的水引入沙漠进行储存。
盖塔拉洼地是撒哈拉沙漠众多洼地中的一个,位于埃及北部,这个洼地的最低点在海平面以下133米,并且面积巨大,有1.96万平方公里之多,比很多国家面积都要大,距离地中海最近处只有65公里左右,匠心地理首发 人们首先想到能不能在地中海和盖塔拉洼地之间修建一条人工河或者是修建一个引水管道(隧道),把地中海的海水引入到洼地中,并利用水位的高低差进行发电。
图源:地球知识局☝
其实这个想法最早出现在凡尔纳的《入侵大海》这本书中,书中讲述了用海水淹没撒哈拉沙漠内洼地的想法。1912年德国地理学家阿尔布雷希特·彭克提出了上面提到的用水体的落差发电的设想。根据计算,整个盖塔拉洼地的同单位时间内水分的蒸发量需要每秒3000立方米的水来补充(也就是说从地中海每秒引入3000立方米的水才能抵抗1.96万平方公里洼地的蒸发)。匠心地理首发 而在这过程中这些水流可以稳定的产出1000兆瓦的电能,这对人口快速增长,能源缺口巨大的埃及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同时洼地中形成的湖泊对调节局部气候,发展渔业、晾晒海盐业也是非常有利的。
图源:地球知识局☝
当然,也有人对这里提出了另一方法,就将尼罗河三角洲的河水引入到这个洼地里面。尼罗河三角洲的水源是淡水资源,那么这里就会形成一个人工内陆湖泊。但是这个方案的问题也是比较棘手的工程量也很大。
如果大规模引尼罗河水,河口水量不够,会加重海水倒灌,海岸线后退,三角洲减小;下游水资源不够,会加重缺水和干旱;洼地面积大蒸发量大,水引过去很快咸化,慢慢引水咸化更严重,引水快又加剧前两点问题;如果需硬化洼地并修建暗渠、洼地加顶防止蒸发,工程量大收益太小。
但从地中海引水,要保证湖泊的稳定,需要挖60米深的运河才行。这个看似不远的距离,工程量却巨大,加上埃及政治不稳定,且投资大、收益慢,国外投资对埃及的这个项目感不兴趣。美国曾提出用核弹炸开一条运河,但考虑到核弹的威胁,埃及最终拒绝了。
虽然开挖运河工程巨大,难以实施,但埃及还是先行通过铺设管道引水,在盖塔拉洼地中发展了深水养殖。
02
从撒哈拉沙漠调水?
撒哈拉沙漠气候炎热干燥,加上地表水资源极度缺乏,人口极其稀少。
但就在这样的地区,却有一个国家,从撒哈拉沙漠地区调水输往全国其他地区,这个国家就是利比亚。
利比亚位于非洲北部,北临地中海,南部为撒哈拉沙漠地区。由于北部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气候相对南部更适宜,加上交通更便利,所以该国人口、城市基本集中在北部地区。但由于北部纬度偏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间长,受西风带控制时间非常短,所以实际降水也偏少,加上蒸发大,人口集中,生产生活用水需求量大,北部缺水严重。
由于气候恶劣,土壤贫瘠,资源匮乏等原因,导致该国经济长期落后,只能靠天吃饭。后来,中东地区国家首先发现了一种重要的能源—石油,随着世界对能源需求的增加,中东地区石油国经济快速发展,看到中东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利比亚也开始在全国勘探石油资源。匠心地理首发 由于西亚地区的石油,多为沙漠中发现,利比亚最初也开始在撒哈拉沙漠地区大规模勘探,上世纪五十年代,利比亚经过对南部沙漠的勘探之后,并没有发现可供开采的石油资源,但却在地下发现了另一种珍贵的资源,那就是淡水,而且是可直接饮用的淡水。
这一发现也是令勘探人员难以置信,毕竟在如此干燥的沙漠中发现淡水无异于天方夜谭。这一发现让利比亚欣喜若狂,而且经过进一步勘探发现,沙漠中的地下水储量极其丰富,北非地区的地下水储水面积达了惊人的200万平方公里,厚度从140米到230米不等,蕴含的水量为北美五大湖的16倍,相当于尼罗河200年的径流量之和。
根据科学研究,在撒哈拉沙漠形成之前,该地区还是一片广袤的草原,降水非常充足,而且这一区域的地下主要以砂岩为主。砂岩致密性较差,孔隙较多,长久以来,丰富的降水渗入了地下砂岩之中,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含水层,后沙漠形成,将这个巨大的含水层隐藏于地下。
利比亚在这一惊人发现之后,为了解决北部用水紧张问题,决定把撒哈拉沙漠地下丰富的水资源开采出来,运往北部人口、城市集中地区。
这一规模宏达的工程利比亚称为大人工河工程,时任利比亚领导人把这一工程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主要内容是,从南部撒哈拉沙漠地区打井调水,中途通过打造预计2485英里的混凝土管道,使其形成一个巨大的水道系统,将南部沙漠区域将淡水引到北方400英里以外的地中海沿岸城市。项目耗时十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沙漠中的淡水已经可以供应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到21世纪初,利比亚东北部沿海城市也实现了通水。
该工程有效的缓解了利比亚北部地区生产、生活缺水的状况,同时对局部地区的气候、生物等生态环境也有明显改善作用。
以下视频来源于
三维地图看世界
视频来源:三维地图看世界☝
我国有“南水北调”这一超级工程
除此之外,
你还知道世界上哪些国家和地区
有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呢?
评论区告诉大家
一、土地荒漠化:
(一)概念区分:
(1)荒漠与荒漠化
荒漠是指气候干燥、降水较少、蒸发强烈、植被贫乏以及物理风化强烈、风力作用强劲地区的一种自然景观类型,包括戈壁、沙漠和沙地,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荒漠化是土地退化现象,它不是简单的荒漠扩张的过程,而是很多块分散的土地逐渐退化,并最终连接在一起,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
(2)荒漠化与沙漠化
荒漠化比沙漠化具有更广的含义,它还包括盐碱化、石漠化等引起土地生产力退化的现象。
沙漠化是指在干旱多风的沙质地表环境中,过度的人为活动破坏了脆弱的生态平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区出现了以风沙活动为主要特征的类似沙漠的景观。
(二)土地荒漠化的影响因素:
1.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
(1)基本条件:气候干旱
地理位置: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山地高原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影响,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2)物质条件:地表疏松,碎屑物质多或多沙质沉积物或沙源丰富
气候干旱→风化风力作用强
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3)动力条件:多大风或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深居内陆(接近亚洲高压中心),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冬春季节干旱→风沙活动创造条件
(4)特殊因素:气候异常
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降水变率大。
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少雨年则加速荒漠化进程。
2.人为因素(现代荒漠化的主要因素):
人为原因加剧了荒漠化的发展,是现代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一方面来自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1)过度樵采:能源缺乏
(2)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沙化
(3)过度开垦
(4)水资源利用不当
(5)工矿、交通建设
(三)土地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1)农作区: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发展喷灌、滴灌,推广节水农业,减轻土壤盐渍化。
(2)草原牧区:减少水井数量,避免牲畜大量无序增长。
(3)干旱内陆地区:流域内统一协调利用水资源(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要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建设防护体系:
工程措施:
阻沙措施:设立阻沙墙、高立式沙障
固沙措施:(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方格沙障、草方格沙障
生物措施:
植树种草;封沙育草;乔灌草防沙林带;农田防护林网
3.调整农业结构,农林牧综合发展(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推广太阳能灶、节能;灶营造薪炭林、兴建沼泽池等
5.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解题过程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以下视频来源于
地理赞
练习
(惠州模拟考)渤海莱州湾沿岸浅层地下卤水(高盐分地下水)资源丰富,盐碱地多(图甲)。山东省寿光市近年利用滨海盐碱荒地种植盐生植物海篷子,并尝试对海篷子进行产业化项目开发(图乙)。
(1)简析莱州湾沿岸盐碱地形成的自然原因。(6分)
(2)比较该盐碱地春、夏季含盐量高低并说明理由。(8分)
(3)海篷子等盐生植物的种植能有效改良盐碱地土壤,试分析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
地下卤水分布,地下水含盐度高;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地下水位较高;
蒸发旺盛,盐分随地下水上升,并在地表积累。
(2)
春季高,夏季低。(2分)
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蒸发强烈,盐分聚积;
夏季雨水多而集中,可溶性盐被淋洗带走,盐分降低。
(3)
盐生植物生长过程中吸收盐分,降低土壤含盐量;
提高盐碱地的植被覆盖率,降低水分蒸发,减少盐分在地表积累;
增加土壤腐殖质,提高土壤肥力;
根系生长使土壤疏松,增加土壤微生物量。
注:本文由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自各地理公众号等,一并致谢!若引用不当可以随时文末留言联系注明来源或删除,欢迎大家标注来源转载、文末点击分享、收藏、点赞、在看就是我们更新的动力!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产品。期待同学们每天在已阅文章下方留言“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