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程长春 刘慧洋
实习生 杨袁鑫 通讯员 刘东
金秋的花果山,丹桂飘香,流水潺潺,果满枝头。游客们三五成群,在山间惬意游览。“这些年花果山变化很大,现在我每逢周末都带家人来爬山,每次都有新体验,感觉逛不够。”连云港市民曹高棋说。
疫情形势下,旅游行业承压待变,曾经以观光游为主打的花果山,如何以变应变?连云港市云台山风景名胜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朱加刚坦言,景区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过瓶颈,比如旅游半径过小、景区游客留不住、旅游体验不够丰富等。以前有游客吐槽:“不来花果山后悔,来了更后悔。”
如今游客笑称“周周都要来”,为何发生如此大的转变?朱加刚介绍:“我们转变思维,深化‘大花果山景区战略’。全面整合花果山景区与渔湾、东磊、孔雀沟等旅游资源,扩大游览格局,将景区从12.8平方公里拓展到76平方公里,形成‘一核、二环、三区、四门、五大产业、八大组团’的发展布局,实现山上山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相得益彰。”
一条网红栈道,连接起孔雀沟和九龙桥。孔雀沟景区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超7万个,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但因为与花果山核心景区隔一道山梁,长期以来只有当地人知晓。云台山景区管委会修建1.8公里的九龙木栈道,将孔雀沟景区与花果山景区的路程大大缩短。
大花果山,不仅是景区的地理区域扩大,从一个山门变成四个山门,还包括运用系统思维,把高老庄、女儿国等“西游”文章做足。云台山景区还将与连云港的海州古城和连云海滨统筹联动、有机串联、资源共享,探索实施一票通或联票制,开通各大景区间的快速通道,实现差异化、特色化、优质化、一体化发展。
今年夏天,大花果山南麓的渔湾无疑是港城人气最旺的景点。7月、8月,渔湾景区接待游客19.55万人次,同比增长454%,旅游总收入翻了两番。渔湾景区游客络绎不绝,关键在于创新思维指导下的旅游业态变化。今年新开发的夜游、露营、研学、嬉水、灯光秀等游览项目,让渔湾景区不再是半日游产品,而是吸引了家长带着孩子反复来游玩。
云台山景区打造渔湾绿洲房车露营营地、花果山星空露营基地,推出一日游、多日游特色旅游路线,并策划举办丰富多彩的夜游活动,通过营造“沉浸式旅游”氛围,让一次性观光变为休闲性常态游,大大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参与感。假日里,露营营地常常一位难求。
“我们坚持生态优先思维,在景区大量植树造林、改造林相、防治虫害,让花果山重回《西游记》描绘的那样:‘四季好花常开,八时鲜果不绝’。”朱加刚说。花果山景区有千年银杏19棵,梅花、流苏、蟠桃各几万株,随着大花果山景区建设的推进,南云台林场3万亩林地资源也被纳入大花果山旅游范畴。
“以前漫山遍野的橡子落在地上无人问津,去年我们变废为宝,酿出风味独特的橡子酒,成为继云雾茶、灵芝孢子粉、野生山茶油后又一个林下经济产业。”南云台林场负责人孟凡燕介绍。包装精美的橡子酒、山茶油,既为丰富旅游内容、开发旅游纪念品提供了资源,也为山民增收提供新路。每逢成熟季,山民靠捡拾橡子一天可以增收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