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竞放耀梨园”在香港红磡高山剧场演出剧照。区小鸣 摄
●文瑶
红芳绿笋是行路,近南风景不曾秋。纵览“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相关活动,粤剧这颗“南国红豆”可谓是在大湾区遍地开花,灿然烁亮。从广府文化发源地出发,我们可以欣赏到粤剧电影《南越宫词》(广州)、粤剧《红头巾》(广州),在珠江三角洲可观看《重逢·曾小敏粤剧交响演唱会》(深圳)、《七十二家房客》(佛山)、“粤剧黄金周”(东莞)和“湾区花正开”粤剧艺术交流活动(中山),最后还可以在香港高山剧场、屯门大会堂、荃湾大会堂品味粤剧“百花竞放耀梨园”。
粤剧是粤港澳三地影响力最大、覆盖人群最多、接受程度最高的岭南“文化符号“之一,是粤港澳一衣带水、文化同根同源的共同象征,是沟通三地的艺术知音与文化使者。自1920年代粤剧“省港班”活跃于粤港澳以来,粤剧就已成为岭南地区文化交流的桥梁,薛觉先、马师曾、廖侠怀、靓少佳、红线女等名伶至今仍备受尊崇。
从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展演的《风起南粤》《山乡风云》,到本届参与展演的《红头巾》《七十二家房客》,不难看出现实题材已成为当下广东粤剧创作的热点。事实上,随着国家层面对现实题材创作强而有力的支持和倡导,全国现实题材戏曲创作几乎呈现井喷式的状态,粤剧亦然。近年来,粤剧发展重镇广州涌现出《还金记》《初心》《清水河畔》《三家巷》《八和会馆》《鸿胜馆》等优秀剧目,珠三角地区则有《东江传奇》(深圳)、《疍家女》(珠海)、《独立团长》(肇庆)、《航父冯如》《少年启超》(江门)、《朝夕星辰·杨殷》(中山)等精品问世。这些无疑是广东粤剧拥抱新时代,聆听时代之音,把握时代脉搏,承担起反映时代生活使命的创作成果。
相较之下,百多年来,香港作为一个中西文化交汇的国际城市,本土文化依然根深蒂固,香港粤剧发展从未脱节,且保留了大量传统粤剧的精华。香港粤剧发展高度依赖市场化运营,创作演出也以迎合大众审美趣味为前提。本届艺术节在香港地区上演的“百花竞放耀梨园”,演出的传统例戏《六国大封相》,以及《再世红梅记》《白蛇传》《白龙关》等粤剧经典戏宝,便是十分切合香港粤剧团体表演和观众欣赏传统古装剧目的习惯。
本届文化艺术节不能不提的另一亮点,当属粤剧电影《南越宫词》《白蛇传·情》的展映。回溯历史,粤港两地粤剧电影发展亦有着非常深厚的渊源。20世纪40年代的香港电影行业发展蓬勃,以粤剧电影为代表的戏曲电影格外受观众欢迎,粤剧名角“跨界”拍电影是常态。红线女便是其中佼佼者,8年拍摄电影近百部。其1955年回到内地发展后,还为中国戏曲电影史贡献了《搜书院》《关汉卿》等传世之作。《南越宫词》是首部斩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奖的粤剧电影,影片以南越王赵佗的生平故事,反映中华民族开拓进取、睦邻发展、永续和平的主题;《白蛇传·情》以超过2300万元的票房成为中国影史戏曲类电影票房冠军,上映一周年,院线观看总人次近60万,哔哩哔哩播放量超1509万次,可谓中国传统文化通过电影“出圈”的一个现象级案例。二者均为粤剧发展史上里程碑式作品,彰显了粤剧这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凡魅力,也体现了大湾区文艺力量的不断壮大。
时至今日,粤港澳粤剧交流依然相当频繁。尤其是在“云演艺业态”蓬勃发展的势头下,“万人围住看琼花”对湾区居民有了新的现实意义。除了云端交流,线下合作亦不断。2020年,香港“闺秀”唱家谭仿芳与广州粤剧院合作创排粤剧《忠烈杨家将》;2021年,香港老倌罗家英受邀与广东佛山粤剧传习所(佛山粤剧院)合作拍摄粤剧电影《白蛇传》;香港名伶李秋元创排新编粤剧《金莲恨》邀请广州粤剧院担任舞美设计和制作。此外,由广州市委市政府主导的《粤剧表演艺术大全》编纂工作,自2017年启动以来,一直凝结了粤港澳众多艺术家的心血,截至2022年8月,已完成出版第三卷音乐卷。
无论是回溯历史,还是放眼新时代,对于粤港澳大湾区居民而言,粤剧都是最具标识性的“文化符号”和最大的“文化公约数”之一。粤剧以其连通的血脉、相通的文脉、融通的人脉,令大湾区人民充满强烈的文化认同感。这份文化认同正是大湾区创新发展的基础,既是南粤梨园界紧密联系、交流合作的血脉纽带,也是彼此持续共生共荣的深层土壤。粤剧的共同繁荣,必将成为铸牢大湾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条重要文化路径。
(作者系广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羊城青年签约文艺评论家,广州粤剧院宣传推广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