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双减”一年后的现在,家长、学生和老师们,对于上面时不时下发的“变动”、“要求”、“新内容”、“新举措”,态度俨然已经从惊慌失措,变成稳如老猫。
不过在一系列的改革中,学生们的心情和接受度自然是要比家长好太多的。毕竟“减负”也好,增加美育课程也好,都是学生们期待中的事情,能实现自然很开心。
但教育改革也不能事事顺着学生们的心意,学习还是要督促的,身心健康还是要维护的。因此一项让学生们听说后开心不起来的变动,也出现在了校园中。
中小学将取消这一项校园服务,家长比学生更忧愁
让大学毕业生谈起中小学的记忆,可谓是所剩无几,但如果给学生们一个引子——学校里有啥好吃的啊?那话可就多了,能从校食堂到校园后街,所有小吃全描述具体到颗粒感如何。
繁忙的学习压榨着我们学生时期的快乐时间,仅剩的一点,就藏在吃喝上。所以很多同学上学的时候,每次下课必去的一处并不是厕所,而是离教学楼更远的校小卖铺。
对于我们来说,那也许是童年的味道,长大了仍然会想要寻找和回忆。但我们同时也知道,我们那时钟爱的很多零食都是三无食品,或者本质胜似三无食品,质量堪忧。
这也不怪商家,因为本身学生就没什么钱,能让我们买得起的,也只有那些便宜的食品,像什么干脆面,淀粉肠还有千奇百怪的辣条,很多学生一节课能干掉好几袋。
但这些辣条高油高盐高调味,对于正在发育的学生来说可谓是十分不健康,所以家长基本都不让学生买。但校外家长能控制,在校内买,当场“销毁”,家长也管不了。
可学生如果因为吃这些小零食,吃坏了身体怎么办?
考虑到家长们的诉求,教育部下发了一个让无数学生伤心的通知:中小学停止为学生提供的小卖部服务。这下,不少贪吃学生的钱包算是得到了保障。
不能吃辣条,少了很多童年回忆,学生是失落的。但没想到的是,部分家长却比学生更加失落,认为不提供这项服务,学生的健康成长更受阻碍,这是怎么回事呢?
家长的担忧,源自于对于校内食品供应的“一刀切”
不让设立小卖部,算是很果断的举措。和不让销售三无食品不同,这种从源头上直接切断供应源的方式,更能保证举措实施的彻底性,但彻底的同时,难免有所误伤。
很多家长认为校内小卖部是应该存在的,有的学校的伙食不是很合学生口味,还有的学生因为正在发育期,所以食量比较大,吃得多饿的快,也有的学生有点低血糖。
这些学生的情况是,一日三餐可能无法满足他们的能量需求,而大部分学校又为了校园整洁考虑,不允许学生带吃的,进班级前老师也会检查。
而如果有小卖部,这些学生饿了的时候就可以去买些吃的填饱。因为小卖部虽然零食比较多,但也确实有面包、蛋糕这一类主食售卖,不至于让这些学生饿肚子。
如今一刀切之后,虽然避免了学生们购买三无食品,但也会让一部分学生饿肚子。而按大多数家长们的想法,是宁愿让学生买点三无食品,也总比在学校饿肚子好。
但既然举措已经下达,其实家长们也只能灵活应对了。不过担心学生挑食的家长其实不要太过担忧,毕竟挑食总是个要改的习惯,如果总能够买到零食,学生也会越来越挑食。
如果是饭量大或者是低血糖的同学,其实大可以由家长事先和老师沟通,老师都是有爱心的成年人,了解情况之后,如果诉求合理,老师肯定会想办法调节的。
像笔者的小学同桌就是低血糖,而且家远吃不上早饭,老师就会下课偷偷把她叫到办公室吃东西。一来防止挨饿,二来考虑到班级其他同学的心情,其他老师在这方面也会做得很好。
写在最后
其实虽然“一刀切”的解决方式卡看起来有些不够考虑周到,但实际上小卖部这件事牵连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健康问题,还影响着上课气氛,校园环境等多个方面。
像很多同学喜欢上课偷摸吃辣条,后者其他香喷喷的东西,无论是咀嚼声还是气味都会对其他同学的学习和注意力控制造成很大影响,最后扔掉的包装,也不利于校园清洁。
所以出于综合考虑,这一变动还是比较合理的。教育部下发的其他政策、举措等等也是一样,都是很多专家综合考察过的,大家不要先忙着质疑,有时候需要多方面结合与考虑。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