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观察丨安化六步溪:“旅居”振兴小山村 村民生活的新“奔头”
安化六步溪木榴村民宿风景一角。
红网时刻 见习记者 孙欣玮 何西超 记者 刘慧婷 益阳报道
在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文旅融合的时代趋势下,游客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观光已经不再是乡村旅游的主打目的,享受乡村的“慢生活”逐渐成为了新时代游客的旅行思潮。
安化县奎溪镇木榴村四面环山,是六步溪原始次森林的“西大门”。这里树高林密,山峦叠嶂;这里溪流纵横,蜿蜒曲折;这里白墙红瓦,美轮美奂。“以前我年轻的时候也喜欢去那些名胜古迹拍拍照、看一看,后来工作了,才知道身体健康和舒适生活才是最重要的。”来自长沙的旅客刘先生说道。
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是该村“改头换面”的秘诀。而其独特的“旅居”民宿模式则是产业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新手段”。
茶艺师彭慰燕女士正在为游客备茶。
茶艺师的两本“福账”
彭慰燕是村名口中的“全职太太”,她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全家的唯一收入来源就是丈夫的打工工资,每当丈夫外出打工,她就需要一个人料理家务,根本没有时间工作。迫于生计,一直想赚钱补贴家用,心中也不时会冒出外出打工的想法。
“三方共建新民宿”模式启动后,通过熟人的介绍,彭女士加入到六步溪康旅文化集团有限公司茶艺服务部门。每个月除了稳定的基本工资之外,还有一份可观的接待提成,游客接待的越多,提成就越高。光是在公司工作每年的收入就能够达到4万元左右,不仅解决了“零”收入的苦恼,同时还提高了家庭的生活水平质量。
“我家离这里也就一公里左右,在这里每个月不仅有稳定的工作收入,同时还能兼顾到家里老小的生活日常。”彭慰燕女士说道。看到村里旅游业逐步兴盛,发展得越来越好,她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退伍军人阳作伍与父亲在庭院里聊天。
退伍军人的“希望”
阳作伍是一名退伍军人,1989年退伍后结婚生子,为养家糊口,1997年一直在浙江的某个工厂流水线上工作,妻子也一直在外打工,家中的两个小孩则是在父母和邻里邻居的照顾下长大,在孩子们的成长中鲜有自己陪伴的身影。
在外漂泊打工的日子里,除了每年过年会与家人进行短暂的团聚,其余的时间都在流水线上努力赚钱。2006年,阳作伍不幸查出脑瘤,给本就不富裕的生活“雪上加霜”。先后经治过两次手术治疗,病情才得以治愈,但也留下了后遗症,走路的步伐摇摆不稳,给在外漂泊的打工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2019年在村委和六步溪康旅文化集团有限公司的沟通下,阳作伍顺利搭上了“旅居”的这班车,充分利用自己空闲的房间做起了民宿生意,收入比漂泊在外打工的日子高了很多,工作量也减轻了不少。每当看“望”到游客纷纷入住自家的民宿,笑容更加明媚,精气神更加足了,整个人的状态也更阳光。“现在每年的收入大概有6万元以上,工作也很轻松,剩余的时间我可以陪陪家人。”阳作伍说道。
“旅居”康养新民宿风景。
村支书的振兴“期待”
“村里以前都是留守老人和孩子,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交通不方便,产业不兴,贫困户不少。谁能想到,现在的变化能有这么的大!”村党支部书记唐习荣说道。木榴村以前也面临着和大部分贫困山村同样的问题,村里年轻人都外出闯荡,留在村里的都是一些老幼,没有经济来源。虽然紧靠着六步溪自然保护区,但因为要保护生态,禁止开发,可用土地面积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即使有游客也无力接待,空守宝山而不能入,根本不能够“填饱肚子”。
“湖南六步溪康旅文化集团是这的龙头企业。我们要强化村企合作,团结一心,共创美好未来。”村党支部书记唐习荣说道。在村企联动下,“旅居”模式顺利被推行,将农房改造成民宿发展旅游、茶叶收购、增添旅游服务岗位……这些都是村民们新的收入来源。水果、蔬菜种植和家禽养殖业等,因为新兴旅游业的发展,规模也扩大了、经济效益变得更好了,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农业观光项目和特色集市。
目前,湖南六步溪康旅文化集团帮助10余户贫困户提供了就业岗位,并投资了公路、桥梁、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随着村里的经济发展不断加快,村民们的欢声笑语也更多了。“旅居”新民宿模式的推动,为木榴村绘就美丽蓝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原始次森林里的搬迁村吃上了“旅游饭”,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描绘了一幅新时代“湘村”振兴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