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许德华6岁,刚好到了上学的年纪。可家里条件不好,兄弟姐妹又多,能吃上饭就很不错了,根本没有闲钱上学。许光达非常羡慕能上学堂的小伙伴,空闲时间偷偷跑到学堂窗户下面偷听。
给学堂代课的老师叫邹希鲁,许德华和妻子结缘,就和邹先生有关。邹先生一向怜惜弱小,又被许德华坚持学习的精神感动,放任许德华在外面听课。这一年冬天,气温降得快,外面寒风呼啸,许德华在窗外冻晕过去。
许德华醒来发现在一个陌生的地方,邹先生在旁边。邹先生问他:“你喜欢读书,怎么不来学堂呢?”
许德华不知道该怎么开口,过了一会才回答:“邹先生,家里没钱。”说着说着就哽咽了,接着一发不可收拾地大哭起来。邹希鲁看了,心中也十分酸楚,悄悄掉了几滴眼泪。
邹希鲁收拾好心情,安慰小萝卜头许德华:“如果你想学,我可以免费教你。”
从此两个人就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许德华跟着邹希鲁读书到13岁。1921年,许德华考上了长沙师范学院,邹希鲁同时也被调到这里教学,两个人的缘分还真是不浅。
当时长沙师范学院的校长是孔昭绶,下面的教员有徐特立、杨昌济等等,教学风格民主开放,为学生们带来了很多新思想新知识。毛泽东也是从这所学校毕业的,并从此走上革命的道路,可以说长沙师范的学习经历,对毛泽东的影响是深远的。
许德华来到长沙师范读书,和毛泽东一样,在一群老师们的引领下,也逐渐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22年,邹先生家中突发变故,家中要分家,无法安顿自己年仅9岁的女儿邹婧华,于是带着礼品和女儿找到了许德华的父亲许子贵。
邹希鲁和许子贵商量,看能否为许德华和邹婧华定下亲事,并将邹婧华暂时养在许家,等两个人长大再完婚。许子贵对儿子的恩师十分敬重,许德华也愿意接受恩师的安排,于是邹婧华就留在了许家。
许家家中也有个小女儿,小名叫桂娃子,比邹婧华小不了几岁,两个人朝夕相处,感情处得不错。许德华则继续在长沙师范读书,1925年许德华毕业,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被派往黄埔军校第五期继续深造,学习炮兵知识和指挥知识。
因为命令下达的突然,许德华也没来得及和家人告别,就匆匆踏上了新的旅程。直到1928年,他才回家,在父母的催促下和邹婧华完婚。
起初20岁出头的许德华并不想成婚,他一心参加革命,明白自己必将东奔西走,邹婧华跟着自己居无定所,并不是什么好事情。况且老师家中已经度过难关,前几年将邹婧华接回身边了。
许子贵一直劝说儿子,夸赞邹婧华处处都好,还是许德华恩师的女儿,能嫁给许德华,是家里的福气。许德华这才和邹婧华结婚,新婚之夜,两个人坐在床边谈心。
许德华和邹婧华实话实说:“我是个四处奔波的穷光蛋,你嫁给我恐怕没什么安生日子过啊!”
邹婧华则表示支持丈夫的事业,而且还说:“你不用担心,我能自己养活自己。”
谁知道两人新婚才10天,就要面临分别。邹婧华的姐夫在长沙警备队是个小头目,内部传出许德华是共产党的消息,将要对他进行抓捕。于是赶快将消息送到邹婧华这里。
邹婧华心中有些害怕,但还是强自镇定给丈夫收拾包袱,趁着天黑送许德华离开。许德华心中觉得对不起新婚的妻子,在妻子耳边轻轻说:“你多保重!”
邹婧华红了眼眶,对许德华说:“放心地走,我等你回来。”结果两个这一别,就是10年之久。
顾不上离别的伤感,许德华一路从浏阳河渡口乘船,逃亡到清河县。他的恩师、现在也是岳父邹希鲁在清河县当县长,许德华为了掩人耳目,就改名为许光达。而且考虑到家里人的安全,许光达也不敢往家里写信,暂时斩断了和家里的联系。
在清河县有恩师照顾,许光达当上了警察局局长,也算如鱼得水。可惜好景不长,许光达清理关押的犯人,释放了很多饥民和政治犯,触了上级领导的眉头。这事闹大了,不仅自己在清河县再无容身之地,更是害得恩师邹希鲁也被罢免。
邹希鲁只得再返回长沙谋生路,他将清河县发生的事情告诉了女儿邹婧华,担心女儿接受不了打击,还将女儿接回家住了一阵子。兵荒马乱的年代,通讯非常糟糕。一天邹婧华在报纸上看到了许光达的名字,大标题是“处决一批共产党”。
邹婧华接受不了打击,在外头的树枝上上吊,幸亏邹希鲁反应快,将女儿从绳套上抱下来。后来,邹婧华收到了一封许光达从上海寄来的信,才得知许光达没死,而是继续搞革命,无法回家。
又过了几年,国内打仗打得更凶了,许光达也再没给邹婧华写过信,很多人都认为许光达死在战场上了,就连他的父母也是。但邹婧华不信,邹婧华坚信许光达还活着。
这段时间,许光达加入了红军,在一次战争中受伤严重,远赴苏联治伤,还在苏联学习了几年。1938年,许光达才回国,到达延安,被任命为抗大训练部部长。他也想给家里写信,但延安通信被封锁,很难向湖南送信。
1938年的许光达已经30岁了,而且在党内任职很被看好,不少人都给他介绍对象,他一直记着家乡的妻子,推拒了所有人的好意,一心工作。这一年,徐特立去看望邹希鲁,正巧见到了邹婧华,见老朋友的闺女聪明伶俐,就问她愿不愿意去延安抗大读书。
邹婧华虽是女子,但也有一颗革命的心,愿意为祖国做贡献,高高兴兴地和徐特立说愿意去抗大读书。许光达翻看抗大报名表的时候,看到了妻子邹婧华的名字,赶紧让人去打听。
邹婧华带着许光达的小妹桂娃子踏上求学之路,两个女孩子一路从长沙到延安,不知吃了多少苦。幸运的是安安全全地到达了目的地,夫妻两人相隔10年,终于在延安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再次相见了。
第二天许光达带着邹婧华去见了毛主席,毛主席祝贺两个人团圆。很快安排了邹婧华入党,夫妻两个殊途同归,共同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炸断了湖南的通信设备,许光达夫妻两个一直没能给许子贵寄去一封信。实际上许光达给父亲寄过几次信,但由于通信中断,信都没到许子贵手中,老人一直以为儿子死在战场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