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有言:“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人的一生可以有很多种选择。可以平庸的为自己而一个殷实普通的生活而奋斗。为崇高或者艰难的理想而奋斗。优秀的人总在追寻前方的道路上,他们奋勇拼搏,为了崇高的理想而甘愿付出一切。他们的一生尽管短暂,却有无限辉煌。余旭,我国优秀的女性飞行员,忠诚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因为一次意外而壮烈牺牲,这个伟大的灵魂感动了三十多万中国人。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她的故事吧!
余旭,出生于1986年,四川人。四川妹子能吃苦大家都知道,余旭当然也如此。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余旭有的时候要走路回家,但这样的家庭条件并没有阻碍她追寻梦想的决心。在余旭18岁的时候,她选择入伍,她要当一个空军女兵,飞上蓝天,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余旭考上了一所航空大学,并成为了几批飞行女兵中的其中一名。
2009年,余旭毕业,她和另外十几名女兵一起参加了这一届的空军毕业典礼,在毕业典礼上,余旭被授予了空军中尉的军衔。余旭是中国第一批战斗力女兵,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余旭本人非常优秀。这份优秀全是因为她在空军学院一点点的辛苦的努力和汗水换取来的。大家都知道,空军里的飞行员大多是男性,那是因为男性有天然的体力优势,而女性就在体力上先天的差很多,为了弥补这个缺点,余旭和其他女兵们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和那些男性飞行员一样,而在毕业时,余旭的成绩是当时的第一名,她能追赶上男性的飞行员并成为第一名,估计要在生活中付出比别人更多倍的努力。
在校期间,余旭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因为她清楚的知道,自己作为一个女兵,要想做个和男性一样优秀,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那更优秀呢?只能更努力,这个路没有捷径,只有埋头苦干。余旭曾经说过不能有一刻的放松。在日复一日的枯燥训练中,她从来没有放松懈怠,永远绷着那一根弦儿,这样看来,她能在毕业时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似乎也是理所应当的了。经过空军学院的充实准备,余旭已经时刻做好准备,飞上蓝天。在她毕业后,刚好是祖国华诞六十周年。由于余旭本身的飞行技术非常出色,她就被邀请去参加这次华诞。要知道,此时的余旭才只是一个刚刚毕业的军校学生。但这不正说明国家对余旭的重视也是出于她自身的优秀么?
在这样重大的节日上,国家肯定了余旭,余旭也有巨大的压力,因为典礼上绝不允许一丝一毫的失误,因此为了那个祖国母亲的60岁伟大生日,她化压力为动力,余旭等人精心的准备了四个多月,在这四个多月里,余旭发挥十成十的努力,发挥她一贯丝毫不懈怠的作风,最终在空军战队里出色的完成了高难度的指定动作。在这次盛大的典礼上,余旭作为一名中国的女性空军,成功的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女性的风采!而余旭也经过这次历练得到了巨大的鼓励。这给她以后的空中飞行事业起了一个良好的开头。
余旭的职业生涯中有了这样一个光鲜的经历,并没有就此消停,而是不断继续探索职业生涯上的可能性。她将在学校时的所有优良习惯继续发扬。我国能单独驾驶战斗机的飞行员少之又少,而余旭作为一个女性,就可以做到单独驾驶战斗机。但女性飞行员的选拔也非常激烈,余旭再次脱颖而出,从一批飞行精英中被选出来,她成为了我国第一名战斗机飞行员!2012年,余旭成功的驾驶着歼十战斗机,对于余旭来说,她以前已经驾驶过多次飞机,有了很丰富的飞行经验,因此这次驾驶新型的歼十战斗机也不在话下,这次首飞,余旭完成的非常顺利。
2015年,余旭驾驶着歼十战斗机在海外进行飞行表演。作为女飞行员,余旭精彩的飞行表演再次赢得世界的喝彩。过了一年,余旭因为飞行技术高超,又被选中参加了八一飞行表演活动。需要说明的是,国家这类的活动一般都是选择技术最好的飞行员来飞行,否则飞行失败丢的是国家的脸,因此这再次证明了余旭后面的飞行生涯中是一如既往地的努力。在这次表演里,余旭有一个优美的代号,叫"金孔雀",在空中,余旭能像地上的孔雀一样展现出高超的飞行技术,更因为她会跳一种孔雀舞,因此把余旭叫成金孔雀,真是实至名归!
然而,空军的牺牲率在所有的军队种类中是最高的,因为飞机一旦发生事故,几乎就是机毁人亡,飞行员尽管可以跳伞,但跳伞不兼容这样一种情况,就是当飞机和地面距离过近时,跳伞已经没有时间来让伞撑开,这样,飞行员就会从空中直接掉下来,壮烈牺牲。2016年,余旭在又一次的飞行表演训练中,发生了意外事故。当时,余旭等人在唐山训练,余旭在飞行训练中和另外一架飞机相撞,飞机马上要坠落,余旭只能跳伞,可她在跳伞时撞到了飞机的侧翼,余旭就这样牺牲。2016年11月,余旭被国家正确追认为烈士!这个勇敢的飞行女兵永远的离开了我们,而当余旭的骨灰被送回老家时,成都机场外面静静等候着三十多万群众,他们全都是为了迎接这个成都的好儿女来的!
结语
余旭是我国优秀的飞行女兵,她本可以有一个更辉煌的前程,以她的能力,绝对可以做到,但余旭一定并不后悔牺牲在岗位上,因为她勇敢的追逐着自己的梦想,并努力的逐渐完成,她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参考文献
《丰碑——纪念余旭烈士》
《永远的军魂》
《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