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有着很浓郁的寻根情结,所谓落叶归根便是此意。而在中国的山西省洪桐县,有一个称为大槐树的地方,它不仅是一个5A级旅游景点,更是每年全国各地的人们回乡祭祖的集中区。
就如同民谣中唱的那样: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据说这是一首男女老幼都会唱的民谣,因为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认祖归宗梦。不过人们肯定都好奇一个问题:当年为什么山西会有这样大规模的移民事件呢?究竟又有多少姓氏是从这里迁走的呢?
始于元朝的人口大减员
在了解为什么移民这个问题之前,必须要先知道历史发展的背景,因为有因才有果,若不是背景如此,怎么可能引来这样一拔生离死别,移走他乡的祸事呢。
很多人认为移民就是从明朝开始的,这理论上没有错,因为明朝时期移民多次。但它是有原因的,而且原因起于元朝。
当时元朝末年因为管理不善,受到蒙古族及封建地主的压迫,老百姓生活艰辛。而屋漏偏逢连阴雨,天灾不断加剧,一时之间百姓生活难着。
最严重的以河南、河北、山东、皖北一带为主,偌大一片土地,几乎难找人烟,于《明太祖实录》中记载就是: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可在这种情况下,各种杂税却只增不减。
为了活下去,百姓起义越来越多,元朝军队出来镇压,严重者“遂屠其城”,这就更加剧了人烟稀少的现实。而这一现状一直持续,至朱元璋起义的时候,已经到了“春泥归来无栖处,赤地千里少人烟”的地步了。
就算这样天灾还在不断地发生,通过《元史五行志》可以看到,从至正元年一直到至正二十六年期间,暴雨、洪水几乎就没有断过,大的灾情每年都有,这直接导致“禾不入地,人相食”的惨状。
再加之蝗灾、兵乱,这样一片中原大地,就活生生成了百姓们的恶梦区,死了的就算了,活着的则赶紧找地方逃命去。如此一来,整个中原大地死寂一片。
兴于明朝的人口大迁移
到了明朝建立之初,这种荒凉、多地无人的现状也就成了需要治理的重中之重的大问题。《明太祖实录》记载:丧乱之后,中原草莽,人民稀少,所谓田野辟,户口增,此正中原之急务。所以明太祖开始大力整治中原现状,移民就此出现。
根据当时国家人口数量计算,山西是当时人口最众的地方,据统计,明初时期全国总计一百四十万户,而山西便有四百万户之巨,几乎占了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
移民自然是要从人多的地方抽调,于是山西便成了移民重地。不过这里人虽多,但并不都为原住民,有很大一部分是当初逃难逃来的。
通过《明太祖实录》可以看出,从公元1373年开始,山西真定移出第一批居民,落户于凤阳,然后便几乎几年移一次,从洪武六年至永乐十五年,共计移民18次之多。
据统计,山西大槐树下移出的居民被分到了三十个省,北京、天津、河北、东北、内蒙、云南、西藏,反正全国各地都有。发展到如今总计人口量高达亿人,单是姓氏就涉及812个之多,这也就难怪为什么全国各地的人寻根都要到大槐树了。
根据统计,时至今日,去山西大槐树寻根祭祖的姓氏已经超过了450个之多,而每年还会有不同的姓氏过去寻根。其中,李、王、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等姓氏人数颇多,被列为重要姓氏推荐。其他的当然人也不少,但一一列举就有些不现实了。
还是那句话:家乡在何处,山西大槐树。想要寻自己的根,想要知道自己祖上生活的地方,不如就去寻根圣地大槐树看看,哪怕找不到也可以参观一下,绝对感受的到浓浓的思乡氛围。
参考资料:
《明太祖实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