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鄱阳湖的情况实在是太特殊了,夏季连日的高温少雨,导致鄱阳湖汛期反枯,原本在汛期应该是湖区的地方却变成了草原,吸引附近游客前往观赏、打卡。
鄱阳湖水面萎缩,影响着当地生态链的健康运行,尤其是生活在鄱阳湖的长江江豚们,据央视新闻报道,生活在鄱阳湖的长江江豚数量已经超过了700头(今年5月数据),而2017年的数据只有457头,这也说明鄱阳湖生态变好,长江江豚数量稳步上升。
但是长江江豚的数量还是太稀少了,依旧面临着灭绝风险,甚至濒危程度比大熊猫都高,所以又有着“水中大熊猫”之称。
此次鄱阳湖汛期反枯,必然也会影响着长江江豚的生活,尤其今年鄱阳湖的水位下降迅速,对长江江豚会有什么影响呢?
长江江豚
事实上,鄱阳湖有汛期和枯水期之分,往年5-10月是鄱阳湖的汛期,其中7-8月是主汛期,此时湖面宽广,整个鄱阳湖犹如大海一样广阔,人们能够在家门口实现“看海”的景色。
到了枯水期之后,鄱阳湖水位慢慢下降,露出了原本的湖底位置,深藏在湖底的植物根系,植物种子也会抓住这个机会生根发芽,所以每年枯水期时鄱阳湖也会出现大片的“草原区域”。
这些浅水草原区域又成为了鸟儿的乐园,以鱼虾为食的鸟儿们可以在浅水区捕捉水中的鱼虾螺蚌;以水草嫩茎为食的鸟儿们可以吃到刚刚发芽的水草;以植物根系为食的鸟儿们也能找到充足的食物;还有以昆虫为食的,以植物种子为食的鸟儿们都能找到自己的食物,所以鄱阳湖枯水期时虽然水位下降,但也因此成为了“冬候鸟”的天堂,每年来这里的冬候鸟数量能够达到80万只左右。
对于长江江豚来说,鄱阳湖的汛期和枯水期也影响着它们的种群变化,其中在汛期时生活区域宽广,而且鱼儿们又集中在汛期产卵,为长江江豚提供了充足的食物,也为长江江豚孕育后代提供了充足能量。
到了枯水期时,水位会慢慢下降,而鄱阳湖又是湖中湖的结构,也就是存在着深水区,这些深水区就相当于“避难所”一样,长江江豚可以在这里度过枯水期。
今年鄱阳湖汛期反枯,对长江江豚的影响较大。首先是因为水位下降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往年枯水期水位虽然也会下降,但水位下降速度较慢,长江江豚有充足的时间返回到深水区,而今年水位下降迅速,水位每天下降15厘米,长江江豚很容易搁浅。为此相关部门已经加强了鄱阳湖的巡护工作,一旦看到搁浅的江豚,要给予足够的支持,帮助它们重返湖区。
鄱阳湖对江豚的影响还在于食物的减少,往年春季和秋季都是鱼儿的产卵期,而今年水位偏低,有许多鱼儿因为来不及撤回到主湖区而被搁浅,尤其是湖底凹凸不平,有些小鱼被困在小水坑里,受高温干旱影响,鱼儿们大量死亡,以及被水鸟捕食,这也意味着今年冬季时鄱阳湖的鱼儿数量会减少,越冬候鸟以及长江江豚等都有可能面临食物短缺的问题,针对当前低水位可能造成的江豚饵料短缺的问题,鄱阳县农业农村部门向鄱阳湖江豚核心保护区投放了1200斤活体小鱼,及时为江豚增粮补食。
水位的下降,还将导致长江江豚被迫在航运密集的地方活动,被误伤的可能性也会增加,当地已经迅速启动了应急预案,确保江豚能够不受影响。
目前长江流域高温天气有所缓解,局部地区也出现了强降水,但是鄱阳湖的水位还没有较大的提升,现如今当地已经准备好人工降雨的步骤,只等一朵积雨云的到来,就可以向天索雨,缓解当地旱情。
从短期来看,鄱阳湖的水位下降对长江江豚造成了一定的威胁,不过有人类的保护,已经尽可能地在保护它们,避免它们受到伤害。
从长期来看,单一年份的干旱对鄱阳湖生态影响有限,随着后续气候恢复正常,鄱阳湖的生态也能逐渐恢复,希望未来能有一天,长江江豚能够摆脱灭绝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