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太湖广播电视台)
《四面尖》
讲述人
刘世恒
四面尖,紧临龙山,同发一脉,龙山蜿蜒,四面尖挺拔。“环熙多名山,兹峰更耸秀。一望凌层霄,隐隐见灵鹫”,描绘了四面尖的高耸。山麓致颠,曲折迂回,岩石耸立,形态各异,山中有石桥、石磴、浮屠和古刹。山中从林茂密,竹影幽深,崖谷险峻。
四面山主峰海拔 509 米,形方而锐,四面秀丽如一。它的东侧是风火尖,从山脚到山顶,都像是用刀切成的,非常平整。
四面尖山腰有四面寺,为唐代法智禅师开山建造。宋代著名的禅法白云守端、五祖法演、佛眼清远等曾卓锡该寺。特别值得一说的是:《太湖县志》记载,唐玄宗第十三子李忱,登基前,曾在山腰上的“四面寺”当比丘避祸,所以“四面寺”又称“仁皇寺”,寺所在地称“皇藏峪”。唐宪宗当政时,宦官挟军干政,皇嗣争夺皇位,当时的李忱“外晦而内朗,沉默寡言,幼时宫中以为不慧”。遇事韬晦的光王李忱恐遭不测,在宦官的帮助下,遁出长安南游,来到太湖县四面山,被秀美景致所吸引,祝发为僧,古佛青灯,韬光隐晦。
《庚溪诗话》里说李忱是穆宗时代到太湖的: “唐宣宗李忱,宪宗李纯之子,微时,其兄穆宗李恒忌之,于是遁迹为僧,游至四面寺。”
李忱在他避祸的4年后,于公元847年3月1日,终于被疾笃的武宗皇帝立下遗诏“器识深远,备知人间疾苦。李忱皇太叔权理军机政事”。李忱在侄儿武宗柩前登上帝位。在他的 13年皇位生涯中,果然不负先帝重托和天下百姓所望,诛“元和逆党”,削“北司”权力,除弊政,振朝纲,使衰败的唐王朝一度振兴。唐宣宗李忱于公元 859 年下旨重建“四面寺”,并钦定12 根大石柱,每根横截面 0.5 平方米,长 12 米。重建后的“大中寺”,占地近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 6000 平方米。佛殿为上、中、下三重。上下重之间有天井回廊。典型的飞檐兽首石柱斗拱穿廊结构。寺后东北角有一柱高28米多的汉白玉石塔,小塔5座,分布于南、西部位的大门前两边。寺东有一条形似玉带长流不息的山溪,溪旁边有一宽阔的花园。寺西头地面狭窄,因扩建需要,将一条包抄寺庙与东边汇成一河的小溪掩砌成地下暗河流径,形成暗道,既可避乱,又可纳凉。寺庙前两条山溪汇合,河上建有一座讲究的石拱桥,称花桥。在桥上依栏能听松涛水吼; 走出桥外,直观瀑布飞流崖下; 向内观望,寺庙与青山组成了一幅壮观的山水图画。遗憾的是,当年的12根大石柱,现仅剩一根独立于山野之中。
由于四面尖山势险峻,又离县城不远,因此它是百姓避战乱和兵家据险攻防之地。明崇祯年间,太湖县城百姓为避战乱,曾在四面山砌石寨。清顺治三年(1646),一支农民起义军进攻太湖县城,知县朱时熙弃城逃到四面尖,据险抵抗。
四面山风景幽雅,离县城很近,前人多有吟咏。清代乾隆进士《太湖县志》纂修徐日明《四面寺怀古》诗: “山色四围合,孤峰削不成。云端香塔影,树杪梵钟声。古洞无人问,禅堂与客清。大中碑已没,空外暮烟横。” 明代县学训导刘儒有《登四面山》诗: “绝境浑天作,孤峰四面同。画开山色里,春在鸟声中。树响晴还雨,岩深静自风。丹崖寻旧约,有洞达龙宫。”
登临四面尖山顶,极目远眺,无限风光,一览无余。驻足遐思,观光感怀,领略李忱当年离别四面寺观瀑布时的诗句余韵: “穿山度石不辞劳,到底还他地步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做波涛。”
上个世纪末,县广播电视局在四面尖建起了一座高48米的电视转播发射塔。高高的铁塔,不仅给人们带来了信息和娱乐,也为四面尖山增添了美景。
来 源:太湖新闻
编 辑: 章慧娟 叶霖青(实习)
审 核:吴光磊 左燕平
监 审:叶玲玲 曹诗良
总监审:刘 辉
投稿邮箱:thxww@163.com
声 明
凡太湖县融媒体中心所属太湖新闻网、《安庆日报·太湖周刊》、太湖电视台、太湖人民广播电台、太湖新闻微信公众号、太湖县政府微信公众号、太湖融媒+微信公众号、太湖论坛微信公众号、太湖融媒快手号、太湖融媒+抖音号等媒体出品的视频、音频、图片和文字稿件,未经太湖县融媒体中心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改编、转载和使用,否则均涉嫌侵权,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转载,请来函或来电联系,取得我中心书面同意方可转载。
分享!收藏!点赞!在看!
一键四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