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瓜果飘香。滨州邹平黄山街道大李村,一段段喜闻乐见、动人心弦的吕剧,一场场古典秀美、气质典雅的旗袍走秀,引得现场村民阵阵叫好,这是黄山街道为提高大李村猕猴桃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推动巩固支部领办合作社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激发新活力,在大李村召开的第三届猕猴桃采摘节暨2022年文化惠民送戏下乡启动仪式的现场。
大李村沣硕园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内,成熟的猕猴桃缀满枝丫,铺满山头。绿叶遮映下,游客穿行其中,摘下一颗颗新鲜诱人的果实,丰收在望,果农笑开颜,心里美滋滋。
“原来这一片都是果树,效益不高。这两年,村里土地流转,实行统一规划,并根据不同林果的生长特性规划了相应的种植区——山脚下相对平坦地片发展猕猴桃,山腰处以下发展水杏、蟠油桃、樱桃等特色林果,山脊处发展板栗、侧柏等耐旱树种,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特色农业基地,昔日小果林变成了今日聚宝盆。”大李村第一党支部书记、合作社负责人孙东岳介绍。
目前,合作社已投资430余万元、流转土地460余亩,建成了有6万余棵猕猴桃树的“绿色生态猕猴桃园区”。同时,为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党组织带领合作社优化种植结构,发展“林下经济”,在园区土地间距种植果树、蜜薯等秧苗20余万棵,并实施生态养殖,放养种鹅500余只,既能节省空间,又利于果蔬生长,还增加了收益。真正实现支部有作为、群众得实惠、集体有收益,激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是大李村推动集体增收,带动村民致富的发展途径,一方面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基地+金融+农户,把分散的农户整合起来;另一方面由村党支部和农业科技公司进行合作,进一步壮大村庄发展的助力引擎。
随着合作社发展,越来越多的村民被吸引入社。为解决合作社发展资金问题,党组织今年牵头申请了邹平市首笔“强村贷”40万元,为邹平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也为合作社下一步发展注入活力。
同时,党组织将合作社发展与脱贫攻坚任务密切结合,设置了一股专项扶贫基金,用于为本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五保户、孤寡老人等提供相应的经济保障,实现了发展红利村民共享。
李学梅是合作社的一名管理员,每天穿梭于果园间,每个月有1500余元的收入。“我今年61岁了,年纪大了不再愿意出去打工,来合作社干活不仅每月有固定收入,还离家近,比出去打工强多了。”李学梅高兴地说。据了解,合作社为像李雪梅这样的30余名村民解决了就业问题。
合作社引进村两委成员、返乡创业人才、懂技术的年轻党员组成理事会,负责合作社日常运营。村民以资金、土地、劳务等形式入股,筑起了村集体与群众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2021年,合作社实现年收益60余万元,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群众人均增收3000余元,真正让合作社的发展带动全村收入提升。
黄山街道大李村实施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模式,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抓住了乡村振兴的大好机遇。黄山街道以大李村为典型,坚持党建引领,以点带面,创新村村联建、产业联建、村企联建“三联并进”模式,通过构建“党支部+联合社+社会服务组织+金融服务”四位一体的党建联盟发展新模式,打造黄山街道“湖西片区”党建联盟,覆盖村、企及机关党支部7个,社会联盟单位7家,依托西部山村拥有水杏、香椿、地瓜等丰富的果蔬资源优势,进一步摸清底数、连片整合。
联合社成立以来,已购销水杏4万斤、红芽香椿4万斤、冷库储存香椿1万斤,销售额达到20余万元,形成多村抱团、联动发展的良好局面。黄山街道将持续用力,以“红色党建”引领“绿色革命”,不断加快集体经济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董乃德 张健 徐思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