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文明旅游,让美景黯然失色
本报记者 孙彩霞
暑假期间,市民游客带着孩子畅游我市各大景区,享受着愉快的假期。但是,部分人的不文明旅游行为,让原本美丽的景色瞬间失了颜色。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市民仍需文明出行,重视个人防护。记者走访发现,在各个景区入口处,市民、游客基本上都会按照要求佩戴好口罩,扫码有序进入,但进景区后,有的市民便将口罩摘了下来,有些市民将口罩拉至下巴处、挂在手臂上或耳朵一侧。
在我市的一些景点景区,有的游客随地吐痰、随处丢垃圾,将零食包装袋、塑料袋、矿泉水瓶遗留在座椅上、绿化带中,影响了景区的环境卫生,而不远处便摆放着垃圾桶。
在龙首湖景区,记者发现这里乱丢垃圾现象比较少见,但仍存在电动车不在规定车位中停放的现象。记者还看到,几名儿童在水景观处戏水、捉鱼,且身边的家长也没有进行监督管束。这样的行为不仅不文明,而且存在安全隐患。
文明旅游,是每名游客应尽之责。不文明旅游行为在冲击社会文明底线之余,也给原本轻松欢乐的假日氛围添上几分不快。记者在此呼吁,大家在出游出行中,一定要带上“文明”,从自身做起,自觉遵守文明行为公约,共同形成文明旅游的良好社会风尚,营造美丽、舒适的旅游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