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涧政协)
又是几日连绵的雨,黑沉沉的雾压得蒙乐山喘不过气来,白天看不到太阳,夜晚看不到月亮星辰,萧然凝重的树枝都弯着腰,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是夜,镇守南涧、猫街以及蒙乐山之首公郎诸地的李文学起义军“彝家兵马大元帅”李文学,副参军兼左都督杞绍兴,副将军字阿乌等人,伫立在蒙乐山之巅,对着茫茫群山,纵观近期瞬息万变的全国革命形势和每况日下的起义军处境,李大元帅想起了自己的一生:因不堪清政府的压迫与剥削,揭竿而起,平生追逐青云之志,却被明月锁了一世悲欢;数年征战,希望终究还是如那无可奈何黯然悲伤的星光。不禁悲从心起,感慨万千,长啸一声,引吭高歌,彝家调子借着风势,跑得遍山都是,真真是:望美景叹声情却道秋夕不胜春光雨,正好赶听风吟叙衷情追往昔,独宴只陪半月饮,悲歌却唱夜虫听!数十载青史,几人华发啊。他叹了声,罢了!终究还是沉默了。
李文学殉难地遗址(任海芬提供)
透过历史的尘埃,仿佛看到:清咸丰六年4月6日(1856年5月10日),李文学与王泰阶、李学东、杞绍兴等人率领彝、汉、回、苗、白、傣等各族人民5000余人,在云南弥渡县瓦卢村天生营誓师起义,提出“铲尽满清赃官,杀绝汉家庄主”的革命口号,李文学被推为“彝家兵马大元帅”,帅府设在哀牢山上段的弥渡县蜜滴村。在哀牢山区先后建立8个都督府(南涧当时设置了猫街都督府)控制了哀牢山区和蒙乐六诏大部分3万多平方公里50多万人口的地区,与杜文秀起义军遥相呼应,互为支援,共同抗清20年之久,在云南各族反清斗争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现在当地除了保留着一些有关起义军的传说之外,无量山中还保留着李文学殉难地遗址、大司庙等。还可找到石磨、饮马槽等起义军的生活用具,几块巨石上还分布着舂火药的大小不一的石坑。如今,李文学起义已过去了160年,当年驰骋疆场戎马倥偬运筹帷幄追逐青云之志的起义者们,已是离人渐行渐远渐无书,有的只是在当地百姓修建纪念他们的庙宇里倔强抽泣的红烛,还有三州四县各族人民携带三牲酒肴相聚于灵宝山、乌龟山探古觅踪,举行打歌活动歌颂英雄伟绩,寄托哀思,祈告丰年和追访李文学传奇故事的传统习俗。打歌场上,清脆的芦笙声仿佛时光的泪滴簌簌落下,行云流水般的旋律也融着百转千回的诉说。小闷笛的颤音喃喃地吟唱着当年的史诗。松涛的疏影还在兀自婆娑,风起影动,一枝红烛却凝固了流光,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将人带入那年,那月,无量山发生的那些事……
作 者:杨梅花
初 审:罗国彪
编 辑:杨朝艳
编 审:庄耀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