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陈毅元帅的《梅岭三章》,荡气回肠,悲壮不已,是难得的佳作。他的豁达精神,和坚定的意志,至今仍然让人动容。写作时,他正被敌人第四十六师围困在大余县的梅山上,险些牺牲!然而在一年多以后,新四军建立,陈毅作为部队班底的创始人,却仅仅当了一个支队长。而相对的,另一个新四军班底的创始人项英,却成了新四军的实际掌控者。两者之间,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一切还要从新四军的建立说起。
新四军建军
1937年12月,随着一道命令的公布,在江西、福建、浙江、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八省境内15块游击区的部队汇聚在一起,组成了新四军。这些部队在红军长征之后,坚持在南方打游击。在三年的时间里,他们一直在陈毅和项英的领导下战斗,天天在生死边缘徘徊,艰苦程度比长征更胜一筹!如今有了正式的身份,真可谓是重获新生!
然而,新四军的建立并不容易。虽然此时已经是国共合作,但国民党仍千方百计地阻挠人民军队的发展。此时八路军已经成军,他们原本不想再组建一支以共产党为主的军队。可是后来在日本侵略者的军事压力下,国民党才勉强同意让南方八省的游击队组成新四军。
虽然同意了建军,但国民党却仍然在具体的问题上设置了诸多障碍。比如说,新四军的军长不能让共产党人来担任,也不允许新四军设立政委一职。
这原本是很难让人接受的。毕竟新四军的班底,全部是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不许共产党人领导,不许设立政委,很说不过去。但是为了成军的需要,最后党中央还是同意了这两个要求。
人事安排
国民党方面,其实一心想要控制这支军队,于是就提出,让自己的将领张发奎或者陈诚来担任新四军的军长。但是,此二人都不愿意接受任命,所以新四军的军长人选,最后还是要由国共双方议定。
最后定下来的军长人选,是叶挺将军,这是一个照顾到了各个方面态度的决定。首先,叶挺是无党派人士,符合国民党方面的硬性规定;其次,他又是南昌起义的发起人之一,和我党渊源颇深。最主要的,是他有能力带兵,打起仗来得心应手。所以关于这个人选,各方面都没有意见。
有了军长,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新四军的其他的主要人事安排为:项英任副军长,张云逸任参谋长,袁国平任政治部主任,周子昆任副参谋长,邓子恢任政治部副主任。由于不能设政委一职,所以政委的工作由项英兼任。新四军总部下辖4个支队,支队长分别是陈毅、张鼎丞、张云逸和高敬亭。同时,新四军还成立了军分会,由项英任会长,陈毅任副会长。
在这样的安排下,按照“党指挥枪”的原则,副军长项英成为了新四军实际上的领导核心。但奇怪的是,陈毅作为八省游击队的另一位主要领导人,却并没有进入新四军的领导层,而是仅仅担任了一个支队长。虽然在军分会中他是副会长,但是毕竟没有在军部任职。从权力划分上来看,陈毅似乎是被降级使用了。
良苦用心
在本身没有犯任何错误的情况下,陈毅的境况似乎是比较尴尬的。但其实,这个安排别有深意。除了担心国民党方面的阻挠之外,还是因为党中央对叶挺将军的尊重。
在确定叶挺为新四军军长之后,党中央对他的态度一直是支持的。周总理就曾多次要求项英,要尊重叶挺。而在红军的整个斗争历史中,陈毅一直被认为是一员战将。虽然他一天军校都没有上过,但是却从来都是在第一线作战,甚至还多次负过伤。他在八省游击队中的威望,甚至绝不在项英之下!如果他进入新四军的领导核心,必然要在军事工作上有所作为。那叶挺这个无党派的军长,就会显得非常尴尬了。而相对的,项英是政工干部,和叶挺各管一摊,更容易形成合力!
正是出于以上的考虑,党中央才让陈毅去支队当司令。这种安排,可谓用心良苦。
在1938年下半年以前,这种安排确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此时的叶挺和项英分工明确,合作非常愉快。叶挺主要负责与国民党方面打交道、争取海外华侨援助、军事训练和作战指挥。而项英主要负责和党中央、东南分局联系,干部配备和政治建设。在他们的通力合作下,新四军的发展状况一度欣欣向荣。后来叶挺还亲率官兵,粉碎了日军对皖南地区的“扫荡”,并因此得到了蒋介石的嘉奖。
但是慢慢的,情况发生了变化。新四军是党委负责制,项英在党内威望崇高,所以很多重要会议叶挺没有资格参加。而项英也受了些不良影响,开始看不上“空降”的军长叶挺。在很多行动中,项英越俎代庖,行使军事指挥权。而新四军的干部都是党员,和项英有天然的亲近感,也都乐于听他指挥。叶挺虽然是军长,但实际上却指挥不了谁。叶挺将军为此非常郁闷,曾经多次出走。后来还是在周总理的斡旋之下,才算回到军部继续任职。所以在新四军在1939年时间段,不管是战功还是部队发展,都不让人满意。
谁也没想到,被寄予厚望的项英,却偏偏成了新四军发展不好的重要因素。
军政的不合,最终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惨剧:1941年1月6日,新四军在奉命调防时遭到国民党顽固派的袭击。在千钧一发之际,项英和叶挺仍然就如何突围而发生冲突。原本已经处在绝对劣势之中的新四军,仍然无法做到团结一致。最后叶挺军长被俘,项英则被叛徒杀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皖南事变后,陈毅迅速重组了新四军的军部,自己出任代军长,刘少奇出任政委。从此二人形成合力,迅速在江南、苏北发展了起来。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以新四军为班底的华中野战军,在苏北打出了七战七捷的战绩,成了解放军中的一支利箭。可见对于一支军队来讲,团结时多么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