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俯瞰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种植区,一片片绿色葡萄田绘就出一幅美丽画卷。记者 左鸣远 摄
8月28日,贺兰山东麓葡萄酒银川产区2022城市巡展走进天津,28家精品酒庄集中亮相,带来了各自的经典产品。
这是与老朋友的聚会,更是对新朋友的邀约。
“墙里开花也要墙外香,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品质好,更要加强品牌营销。从产品优势到产业优势,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银川市葡萄酒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贺兰山下,有“当惊世界殊”的紫色梦想
贺兰山下,有“当惊世界殊”的紫色梦想,银川努力向梦想奔跑。
2021年,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以281.44亿元品牌价值位列全国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榜第9位。同年,宁夏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两个“国字号”平台落户银川,标志着宁夏葡萄酒产业发展进入国家战略,开启了产业发展新纪元。
把握机遇,用好政策,银川走在前。2022年5月,银川市出台《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市酿酒葡萄基地总面积达到40万亩以上,年葡萄酒产量达到1.3亿瓶,酒庄年接待游客300万人次以上,葡萄酒综合产值500亿元以上,努力实现“种得好、酿得好、销得好”目标。
银川作为贺兰山东麓葡萄酒的核心产区,截至2021年年底,全市酿酒葡萄种植面积25.2万亩,占全区的46%,建成投产酒庄企业66个,占全区的58%,葡萄酒产量4.8万吨,占全区的50%,葡萄酒产业综合产值230亿元,占全区的77%。
酿酒葡萄种植面积从25.2万亩到40万亩,银川市有足够的底气。
据介绍,今年银川实现“四个率先”“一个突破”。“四个率先”,即率先创新构建“五个1+2”产区品牌市场推广模式,形成了“请进来、走出去”双向发力、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展会展厅融合互补的市场推广体系;率先设立全国首个葡萄酒产区品牌日——“519”银川产区葡萄酒品牌日,开展全国城市巡展,拓展线上线下销售联动新格局;率先举办首个全国规模最大的葡萄酒年代珍藏酒标艺术展,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率先编制全国首个葡萄酒市场推广教程《贺兰山东麓葡萄酒银川产区教程》,面向全国大力开展认证讲师和培训,累计开课118期,覆盖国内29个城市。“一个突破”,即实现与国内较具影响力的中卫黄河宿集、沙漠星星酒店等的合作,实现银川产区葡萄酒进驻黄河宿集推广销售、打造联名葡萄酒款、嫁接黄河宿集及全国高端民宿各类活动,推广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开发酒庄旅游线路等,对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高质量发展起到带动作用。
走“葡萄酒+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银川产区作为宁夏葡萄酒产业发展的起航地、核心区、主阵地,经过近40年的发展,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葡萄酒+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2011年以来,银川市先后有40多家酒庄的葡萄酒在国内外各类品鉴评比中获得近1000个奖项,其中贺兰红、长城天赋、张裕摩塞尔、银色高地等葡萄酒荣登国宴酒单。2020年,银川市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成功获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和明星产区。
在银川市西夏区镇北堡镇昊苑村,集葡萄酒科普教育、收藏展示、文化交流、休闲体验、销售为一体的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文化互动体验1号馆,成为不少游客和市民的打卡地。坐观光车游酒庄,吃农家饭住民宿,品红酒,在“煮酒慢行”美食街区走一遭一饱口福,到漫葡音乐基地感受节拍律动,葡萄酒成为链接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关键元素,西夏区正走出一条葡萄酒与文化旅游、教育、生态修复跨界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新路。葡萄文化艺术节、红酒马拉松等品牌活动,葡萄酒产区旅游线路的推出,都在不断丰富着葡萄酒产业的内涵,仅今年“五一”假期,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48万元。
在志辉源石酒庄,昔日的采沙坑里依地势建起了葡萄酒品鉴大厅、生产车间、成品酒存储窖、体育运动公园和攀岩馆运动场等,8000亩防风林带护佑着2000多亩葡萄园,几十种动物栖居园区,300多种植物点缀着酒庄的四季风景。从单一的生产型酒庄向“葡萄酒+旅游+文体”的跨界融合发展,让小小一颗葡萄同时推动着葡萄酒产业和文旅产业的发展。
截至2021年年底,银川市建成投产酒庄(企业)66个(其中列级酒庄37个),葡萄酒年产量4.8万吨6400万瓶,4A级旅游酒庄3家,3A级旅游酒庄3家,酒庄年接待旅游人数达50万人次,产业综合产值达230亿元。(记者 徐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