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中国故事,用好乡贤资源。8月15日,常州市新北区《奔牛有故事》文化发掘项目正式签约,通过系统挖掘本土及在外知名人士,依托“乡贤讲故事”的形式,打造乡村文化振兴的“常州名片”。
奔牛镇是个有着2100多年历史的古镇。今年3月,该镇与常州工学院共同推出《奔牛有故事》文化发掘系列项目,进一步发掘好、利用好、传承好地方文化。该项目通过邀请奔牛镇广大乡贤名人,结合本土历史文化和发展实际,围绕奔牛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红色故事、地方特色、民间小吃等内容进行全面展示,提升区域影响力,助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项目组主要负责人之一,常州工学院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新北区奔牛镇副镇长(挂职)苏卉君介绍,《奔牛有故事》项目挑选出一批与奔牛有关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地方特色等故事,让“奔牛人讲奔牛事”,也把奔牛文化传递给更多年轻人。比如运河文化,近年来,奔牛镇融入产业发展,打造运河文化带的璀璨明珠。“通过前期调查,我们发现对于奔牛历史的了解,老年居民和年轻一代存在断层,为了延续历史,增强年轻人对故乡的归属感,我们链接乡贤资源启动了这个项目,也让乡贤文化成为乡村振兴的助力。”项目以短视频形式呈现,目前已推出12期。
《奔牛有故事》的讲述人都是项目组通过奔牛高中校友会以及各村委推荐选出。他们中有很多人是专家学者、文化名人以及各行各业的代表,结合各自的经历,娓娓道出他们的奔牛情缘。奔牛镇在近现代的红色革命中,演绎了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斗争事迹,积淀了珍贵的红色文化遗产,在常武地区发挥了重要的枢纽作用。开篇“红色奔牛”就讲述了“常武红色枢纽,千年江南古镇”。
为深入系统化推进《奔牛有故事》,项目组践行“乡贤+故事+设计=财富”的发掘理念,开发文创产品,开展线上线下推介活动,为奔牛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谋得先机。如延伸奔牛文化地图,将故事音视频、图文转换成二维码,设置为地图节点,奔牛镇居民和游客只需要扫一扫,就能获得沉浸式视听体验。
乡贤资源也反哺地方发展。6月底,项目组邀请全国人大代表、常州市润土瓜蔬合作社社长张道衡来到常州工学院,和学生们进行了《奔牛有故事》首次线下见面会。张道衡以他毕业后回到农村创业的经历为例,鼓励有志向的同学们到农村去,振兴农村,为乡村振兴助力。
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引领。奔牛镇将加快对地方文化的深度发掘整理,整合乡贤和新乡贤资源,通过故事打造富有本土特色的新型文化IP,并逐步形成影响力广泛的IP群,进一步扩大奔牛镇知名度和美誉度。
须倩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