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收入高了,乡村振兴的基础就会更牢固。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我省积极探索绿色生态产业和乡村旅游业联动发展,让更多群众搭上“旅游快车”,增收致富。
初秋时节,记者走进康乐县八松乡纳沟村,错落有致的白墙红瓦房,与绿油油的田园相映成趣,漫步其中给人移步换景的体验,村庄面貌由“一时美”转向了“持久新”,处处呈现出美丽新农村景象。不少游客来此观光旅游,当地群众也因此吃上了“旅游饭”。
让百姓有事干、有钱挣、有盼头,是八松乡纳沟村的旅游发展目标,当地累计投资4000多万元实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成农家乐19家,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3450万元。
把家门口的生态资源转变为“商品”,绿水青山给乡亲们带来了真金白银。平凉市全域一体推进乡村旅游示范县、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精品线和聚集区建设,一批具有乡愁记忆、田园特色的乡村旅游目的地,成为了人们休闲、旅游的好去处。“十四五”时期,平凉市共谋划乡村旅游带动性项目11个,计划总投资23.5亿元,计划建设全省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24个,真正做到了“打生态牌、吃旅游饭、走致富路”。
文旅融合使村庄变景区、风景变“钱景”,村民也因此过上了“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幸福生活。陇南市武都区池坝乡以生态风光游、避暑纳凉游、农业观光游为依托,加大旅游设施建设,全面提升乡村旅游的基础条件,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从“谋生计”到“要生态”,绿色在老百姓的心里分量越来越重,不仅要大力保护,还要用心经营。肃南县加快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在项目建设、产业联动、服务配套上下功夫,紧盯吃、住、游,全链条开发旅游产品和项目,为广大游客提供多样化的体验服务,带动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
绿水青山,民生福祉。如今,在国家及省上政策的有力推动下,一项项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和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努力让“好风景”变成“好收入”,春有花、夏有果、秋有景、冬有趣的“乡村旅游”正在成为甘肃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重要渠道。
来源:视听甘肃客户端
编辑:都一鸣 责编:朱旺 校审:王学香
往期荐读
我国十年来累计资助学生近13亿人次!
【中央媒体看甘肃】“甘谷辣椒”“甘谷花椒”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
【微视频】出口退税支持甘肃外贸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华亭:做大做强绿色建材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