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寿县砂子洞清秧剧是一种集唱、念、做、打于一体的民间地方戏曲剧种,发源于灵寿县砂子洞村,流传于河北省的灵寿县、平山县、行唐县、阜平县及山西省五台县等地,迄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2017年,砂子洞清秧剧被列入河北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砂子洞村位于灵寿县西北部山区,距县城60公里,距石家庄市100公里。这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村庄,人杰地灵,村里不仅有令村民们引以为傲的国保单位——幽居寺塔,还有一个省级非遗项目“清秧剧”为村民们的生活增光添彩。
代代传承二百年
农家小院就是清秧剧的表演舞台,“国宝”幽居寺塔是舞台最好的背景。
砂子洞清秧剧主要分布于灵寿县砂子洞村及其附近周边地区,流行于河北省灵寿县、平山县、行唐县、阜平县及山西省五台县等地。
砂子洞村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得一年之中只能种玉米一季作物,农闲时间较长,如此便构成了民间文化生长和传承的特殊环境。
砂子洞村清秧剧团团长高银祥介绍,目前能考证到砂子洞村最早唱清秧剧的人是清朝嘉庆年间的杨启明、王月辰。据传,他们的祖上跟在幽居寺上香的两名游客学会了唱清秧剧,后来就开始传唱。到清朝同治年间,杨谢福、张七跟杨启明、王月辰学唱;清朝光绪年间,杨开弓、杨开箭拜杨谢福、张七为师。民国初年,杨付瑞、秦怀廷、董腊月三人拜杨开弓、杨开箭为师学艺。1945年前后,杨文聚、高风山、秦贵庄等拜杨付瑞、秦怀廷、董腊月三人为师,一直传唱着清秧剧。
改革开放后,杨秀明、高银祥、高燕妮、王焕妮、秦贵刚、秦英顺等拜杨文聚、高风山、王庭瑞、秦贵庄四人为师学唱清秧剧,他们勤学苦练,熟练掌握了清秧剧各个角色的演唱技巧和表演技巧,其中高银祥、秦英顺能打击各种大鼓、小鼓、锣、钹、镲等伴奏乐器,能对三十多个剧目报本说戏。如今,他们这一代又将自己的技艺传给张书生、王春花、刘书英、张秀珍等20多人。至今,清秧剧已传承了六代,一代新人接过了接力棒。
唱念做打样样精
每次演出前,剧团工作人员都会一丝不苟地整理道具。
砂子洞清秧剧集唱、念、做、打于一体,经几代艺人的传承,流传下来以及不断完善的有30多个剧目,如《山东剑》《老少换》《沉香救母》《翠屏山》《高老庄》《跑沙滩》《韩信算卦》《送妹》《刘金定下山》《龙宝寺降香》等剧目至今仍在演出。
高银祥介绍,砂子洞清秧剧为七字句(又称“七股头”),在唱腔设计上分老生、小生、胡子生、青衣、小旦、老旦、花旦、丑角等多种角色。唱腔分胡子生唱腔、小生唱腔、丑唱腔、青衣唱腔、小旦唱腔、老旦唱腔、花旦唱腔等多种,这些唱腔又分清秧板、垛板、快板、慢板、呛板等多种板。唱腔有板有眼,抑扬顿挫,喜怒哀乐分明。
演员在表演时需要用到不同的技巧,这是表达不同角色的主要形式。胡子生出场分“批头”“回头” “上马式”“下马式”;武生耍场有“把武山”“打鞭挂”“盘棍子”“耍刀场”等多种表演技巧,表现了威风凛凛、温文尔雅等各种不同的形象,通过抑扬顿挫、委婉动听的腔调加上不同的表演技艺,充分表达出不同人物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世界。演出《山东剑》这出戏时,剧中陈秀英的丈夫李文成探望岳父,岳父陈亮见财起意,用酒将他灌醉,命儿子陈虎将其杀死,毁灭物证,惨无人道。演员的精彩表演使得观众如身临其境,悲泣声不断。“演出结束后,观众还在戏里出不来,手指着扮演陈亮的演员大声唾骂仍不解恨。”高银祥说。
重放异彩扬正气
初秋的阳光,柔和地洒在灵寿县砂子洞村的一个农家小院,道具已摆好,村里清秧剧团的几位演员陆续换上戏服,锣鼓一敲响,便开始了折子戏的表演……清秧剧的演出很多时候都不是在正规的舞台上,而是就地搭建出一块演出场地。虽然舞台简陋,但演员们的表演一点也不含糊。
砂子洞清秧剧是几代民间老艺人锤炼出来的文化积淀。他们经常到县内乡镇演出,山西省五台、繁峙、寿阳、阳泉和河北省阜平、平山、井陉、行唐、曲阳、新乐、定州一带也时常可以看到他们精彩的演出。清秧剧的表演风格生动活泼,演出剧目也多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传统内容,因此非常受欢迎。
砂子洞清秧剧属于传统地方剧种,既丰富了民间的文化生活,还起到了弘扬正气、鞭挞抵制歪风邪气、寓教于戏的作用。砂子洞及周边村庄的人们都说:“多看清秧剧,赌博的场所不再去,婆媳之间不生气。”因此,清秧剧成为当地百姓喜闻乐见的一道文化大餐。
砂子洞清秧剧由于历史原因曾濒临失传。近年来,在有关部门的支持和保护下,砂子洞清秧剧重放光彩,焕发出新的活力。
来源:石家庄日报
记者:杨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