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城市,都有一个叫做“城隍庙”的地方,在古代文献中记载“城隍乃一城之主”,而当地的古玩市场,一般都设在这里,不仅带动了当地的旅游经济,而且还让城隍庙一带,变得摩肩接踵,人来人往,热闹非常。在甘肃兰州,同样也有一座城隍庙。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在兰州城隍庙古玩市场,只要一提到青铜器,人们第一反应就会想到一件鼎,究竟是什么鼎呢?您接着往下看就知道了。据古玩城的行家反映,鼎是解放前有人在田里干活时挖到的,后来几经转手,就被当地的一位收藏家购入。直到前几年,收藏家将鼎带到古玩城和几位专家交流,这才得以重见天日。
而青铜器是3000多年前青铜文化的代表,同时也是考古专家们研究商周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从考古发现来看,目前出土的很多青铜器上,都刻有不同的文字或者符号。比如,在甘肃兰州就一件看似普通,但铭文怪异的青铜器,令专家们始终琢磨不透,一个劲地说:这是啥意思。究竟是什么铭文呢?下面小编就来给您从头揭秘。鼎在文献中,有这样的解释: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昔禹收九牧之金,铸鼎荆山之下,入山林川泽,螭魅蜽,莫能逢之——这句话的意思是,鼎的第一个制造者是禹,他将至宝——鼎造出来之后,什么螭魅蜽,全都躲着鼎走。而小编说的这尊鼎的体型不大,差不多有25厘米高,直径有19厘米左右,如果单从外观上来看,鼎确实很普通,毫无亮点可寻,但是鼎内却有个奇怪的铭文,令人们感到很是疑惑。铭文的左边是个“月”字,但右边却是大写的英文字母“A”,然后下边是“一”。
如此怪异的铭文,专家们都表示从未见过,因此一开始都怀疑这件鼎是赝品,毕竟连火星文都不见得有这么怪异,关键还是汉字和英文的组合,难道古人都会说英文了?当然,怀疑总归是怀疑,为了弄清楚鼎究竟是不是赝品,专家们进行了一番深入的研究,同时还对其做了一次科学的鉴定。
最后根据鉴定结果,这件鼎的年代距今约3400-3100多年,算是商代晚期,故此鼎便不是赝品。那问题来了,既然不是赝品,那上面的铭文又该怎么解释呢?专家们给出了三种推测:
第一:家族徽标。在商周时期,各地都有分封的诸侯国,而每一个诸侯国都有自己的徽标,以代表他这一姓氏,能够永远传递下去,直到千代万代。因此,专家们推测,鼎内的“月A”铭文,就是当时某一个诸侯国,或者是某一个家族姓氏的徽标,而且有可能就姓“月”,右边的“A“也不是英文字母,有可能表示一个站立的人,然后下面的”一“,代表着土地,即月氏(家族)诸侯国的人站立在他们的土地上。
第二:象形文字。从华夏的文字发展角度来说,最开始是甲骨文,一种刻在龟甲上的象形文字,然后经过演变,最后古人在青铜器上刻铭文,则称之为“钟鼎文”或者“金文”。因此,金文也带有象形文的特点,鼎内铭文的“月”可以说是成熟的金文,而“A”则还带有象形文的影子。如果从象形文的角度来看,”A”就是一个木架子,然后中间横着一根木头,至于表示什么意思,或许只有当时的古人知道了。
第三:刻画错了。
在商代时期,能掌握文字的人不多,因此很多工匠也都是文盲,所以刻铭文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情。给您举个例子,幼儿园的小朋友写字时,照着书本的写都会歪歪扭扭,甚至和正确的字差了十万八千里,因此当时工匠制青铜鼎刻铭文,其实也就和小朋友写字一样。专家们推测,“月A”铭文就是工匠写错的字,或许原本是想写“胆”的,但却写成了“月A”下面一个“一”。
这也就是青铜器的魅力吧,悠久的历史,古老的传统,奇怪的铭文,难解的谜团,如此种种令人浮想联翩,3000多年前的青铜时代该是一番怎样的景象。虽然我们是回不去了,但是通过考古发现,以及无数的青铜器的证明,让我们总能在脑海中去构想,而那些至今未解的谜团,也终会随着考古研究的不断深入,被一一破解。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