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跟着临海括苍山生态警务驿站民警去巡山,山上的花花草草、游客的吃喝拉撒都得管
扎根千米高山的“守林人”
陶德友和同事们走山巡逻
陶德友在器材库检查器材
括苍山生态警务驿站
位于临海西南部的括苍山,青山葱翠。雨后,山间云雾缭绕,时而有一只鸟儿扑棱着冲出云雾、直插天空,但陶德友对眼前的景象早已司空见惯。
脚下,这座总面积3137.28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7.09%的森林公园,是陶德友熟悉的“战场”。
陶德友,临海市括苍山生态警务驿站民警。过去30多年间,他“扎根”于此,专心守护山上的一草一木、一鸟一兽。
8月31日,记者跟随他一起巡山,欣赏一览众山小的壮丽美景,同时也体验了“守林人”的酸甜苦辣。
双腿走出一条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
8月31日,记者一行人从椒江驱车前往临海市公安局括苍派出所,与陶德友碰面。
“系好安全带,车上尽量少看手机。山路十八弯,容易晕车。”见面后,立即准备上山,时间仓促,陶德友不忘提醒大家。这都是他的经验之谈。
祖辈都是括苍山的“守林人”,上世纪80年代,陶德友顺理成章地扛起这份责任,成了一名森林公安民警。
据了解,括苍山植物品种繁多,山上环境属于完全开放式的野外环境。30多年前,山上还未修建宽敞的柏油路,工作时,陶德友与同事全靠双腿。“看那边,以前是狭窄的山间小路,我们走过。现在被草木遮挡住了。”走至一处,他顺手一指,娓娓道来。
上山,就待个把天。一走,就是个把小时。为了不耽误工作,陶德友和同事时常背着干粮,带一双备用鞋。
“守土有责”四个字,在他们身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范围太大了,我们都分区块巡逻。”话音刚落,陶德友与同事稍稍加快了脚步。他们得抓紧沿线巡查。
同时,他们还得时刻留意山间传来的可疑动静,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据介绍,括苍山上生长最多的则是松树、杉树和阔叶树,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人均月薪三四十元,一棵树却能卖到120元以上,这引得不少人动了坏心思,陶德友和同事不得不警惕些。
可喜的是,随着保护力度加大和人们生态保护意识不断提高,盗伐树木现象也少了。“现在,偶尔会有一些游客看到野生花草漂亮,就拔下来,带回家养着。”陶德友表示,遇到这类情况,他们多以宣传、教育为主。
交谈间,大家已来到山顶。站在海拔将近1300多米的位置,眺望远方,所有景色都被白雾笼罩着。一阵风吹来,仿佛突然进了空调房。几分钟后,大家发梢都沾了细细的水珠。
随手抹了下头发,陶德友等人继续向前。
还得管游客的吃喝拉撒
括苍山一年四季都很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或上山露营烧烤,或欣赏日出。
人一多,发生险情需要救援和违法违规行为也随之增多。为能及时处理警情,保障广大群众人身安全,2021年4月底,临海市括苍山生态警务驿站揭牌成立。
自此,陶德友又多了份任务。
下午3时,山道上的车流逐渐多了起来。已巡逻了5个多小时的陶德友,顾不上脚底传来的疼痛感,领着同事匆匆往回赶,和交警联手,管控路段。
因路窄、会车难,有两名车主发生口角,两车僵持不下,堵得后车也动弹不得。见状,陶德友一路小跑,上前调解,“大家都堵着呢,你们相互谦让下,别耽误时间。”
很快,山路恢复了通行能力。
这些年,陶德友见过不少事。“除了堵车,抢车位、抢摊位、抢露营位置等纠纷也经常发生。”事情发生后,他们还得扮起“老娘舅”的角色。
据了解,五一、国庆假期,括苍山更热闹,每天约有2万多名游客上山。几万人在山上,会产生大量垃圾,给括苍山生态带来很大的影响。
“首先是生活垃圾,大家如果乱扔食物包装袋、果皮、纸巾等,括苍山就成了一座‘垃圾山’。”陶德友不忍这座自己守护了30多年的青山,变得面目全非。因此,他也积极配合括苍镇工作人员收集、封装垃圾,再用专车将它们运到山下处理。
此外,如厕问题也很棘手。括苍山上水资源紧缺,目前的公厕设施根本无法满足游客的如厕需求。“很多游客上山后,会就近找草丛、山坡随意方便,这也很影响环境。”陶德友介绍,目前,括苍镇当地政府已在积极商量对策。
下午6时,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忙完手头工作,等来接班的同事,陶德友准备下山。
还有八九个月就退休了,如今每天上山、下山,他心中都充满不舍。“干了30多年‘守林人’,对括苍山很有感情。”陶德友笑着说,最近每次上山,闻着清新的空气,他就觉得身心舒畅。看到山、水、林业保护得好,成就感倍增。
在陶德友的影响下,括苍山生态警务驿站也变成了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他们用实际行动守护着脚下的绿水青山。
记者 陈轶男/文 聂杨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