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是中国自然科学领域皇冠上的明珠。近十年(2012至2021年)颁布了10项,超过一半由高校研究人员获得。
今年4月26日至今,教育部举行了10场“教育这十年”“1+1”系列发布会,7月19日第八场发布会上,教育部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科技创新改革发展成效,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雷朝滋表示“十年来,高校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有力支撑科技自立自强。”
高校,尤其是一流大学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从2012至2021十年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共计授予了10项,其中6项由高校获得。高校共计斩获了全部自然科学奖(包括一等奖和二等奖)67%的奖项。
从国家自然科学奖的分量来看,高校是基础科研创新领域当之无愧的主力军。
自然科技领域的“霸主”
国家自然科学奖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等共同组成了我国五大国家科学技术奖。
国家自然科学奖首次颁发于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向科学进军”的1956年,华罗庚、吴文俊和钱学森三位科学家获奖。根据中国科学院网站信息,国家自然科学奖授予在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等基础研究和信息、材料、工程技术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中国公民。国家自然科学奖不授予组织。
授予条件有三项。一是前人尚未发现或者尚未阐明;二是具有重大科学价值;三是得到国内外自然科学界公认。奖项等级根据候选人所做出的科学发现,从发现程度、难易复杂程度、理论学说上的创见性、研究方法手段的创新程度、学术水平、对学科发展的促进作用、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论文被他人正面引用的情况、国内外学术界的评价和主要论文发表刊物的影响等综合评定。在科学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学术上为国际领先,并为学术界所公认和广泛引用,推动了本学科或者相关学科的发展,或者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可以评为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次一级的二等奖则是在科学上取得重要进展,学术上为国际先进水平,并为学术界所公认和引用,推动了本学科或者其分支学科的发展,或者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的。
若没有足够重量级的创新项目现身,当年度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则空缺,可以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即意味着攀上了自然科学研究领域的顶峰。清华大学薛其坤团队牵头首次从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是我国物理学家发现的最重要的物理效应之一,也是国际凝聚态物理领域近年来的重大原创突破,该团队获得了2018年度唯一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9年度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由植根化学研究领域的南开大学周其林团队斩获,他们发现了全新的手性螺环配体骨架结构,将手性分子的合成效率提高到新高度,解决了困扰不对称催化领域半个多世纪的难题。
复旦大学赵东元教授曾开玩笑说,“但凡看到材料,我都想把它打成孔。”他带领团队常期从事材料科学研究,完成的《有序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的创制和应用》项目,原创性提出了有机-有机自组装思想,创制了有序功能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揭示了介孔独特的物质输运和界面反应规律,获得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十年之功 科技创新基础日益雄厚
除了国家自然科学外,其他国家科学技术奖也不乏高校的身影。十年来,高校获得了全部1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中的10项,全部技术发明奖中72%的奖项,并获得了两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是名副其实的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
从神舟飞天到高速铁路,从北斗组网到羲和逐日,从珠港澳大桥到C919大飞机,大国工程的背后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等数百所高校突破基础理论研究屏障,击碎核心技术难关的突出贡献。
我国第一套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天鲲号”由上海交通大学牵头研发,现了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自主研发和产业化,完成了从“被封锁”到“出口管制”的历史性跨越。
全球首座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首次并网发电,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第四代核能技术的国家,其背后是清华大学科研人员的潜心耕耘。
国家重奖、国之重器的光环下是十年间高校科技创新基础日益雄厚厚积薄发的集中体现。
数据显示,2021年高校研究与发展拨入经费1592亿元,相比2012年(768.7亿元)增长了1.07倍,十年总投入超过一万亿元;高校研究与发展人员达到33.4万人,十年间增加了12.5万人。增幅近60%;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占比超40%,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占全国比例近70%。(数据来源:教育部“教育这十年”“1+1”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科技创新改革发展成效)加上依托高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不断拔地而起,科研力量日趋鼎盛,相信未来还有更多高校跻身自然科学研究领域的巅峰。
主要参考文献:
[1]教育部:十年高校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人民网,2022-07-19.
[2]教育部、中国科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等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