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中缅边境的腾冲市猴桥口岸碧空如洗、青山如黛。国境之内,名为国门新村的傈僳族聚居村寨民居错落有致,家家户户屋顶上红旗飘飘,火山石铺设的环村道路干净整洁,路旁溪流水声潺潺,村里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项目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踏上“十四五”新征程,对照省委、省政府把374个沿边行政村建成“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的现代化边境小康村的目标,保山自加压力、主动作为,提出“2022年要率先在全省初步建成现代化边境小康村,要将全市两个边境县(市)11个沿边行政村(社区)打造成为乡村振兴建设示范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村”的奋斗目标。
提出这个目标,保山的底气从哪来?
底气一:干劲十足
腾冲是保山2个边境县(市)之一,与缅甸毗邻,国境线长150公里,有3个边境乡镇6个抵边行政村95个村民小组,共有边民5155户22410人,少数民族人口占边民总人口的43.96%。
近年来,保山各族儿女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在“牢记领袖嘱托、永远感恩奋进”“杨善洲精神”“红色教育”“爱国戍边”4条示范带的激励下,在新时代凝聚起保山各族儿女“心向中央·振兴边疆”的强烈共识。
腾冲紧紧围绕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目标及建设“兴边富民排头兵”定位,通过高位推动、示范带动、群众主动“三箭齐发”聚合力,补短板、优环境和惠民生“三个聚力”建家园,规模化、特色化和融合化“三种转变”强支撑,党建品牌、民族团结和治理水平“三大提升”护边疆等措施,高标准规划建设现代化边境小康村,边境地区呈现出边民富、边疆美、边防固的良好局面。
底气二:亮点频现
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回信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边境地区各族群众的殷切期盼。在此过程中,保山各级领导干部勇于创新,工作中亮点纷呈。
腾冲市大力推广“党支部+合作社”“党建+产业+边民”融合模式,培育壮大边境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加快集体经济发展;将特色种植养殖、生态旅游、民族文化、边境特色等有机结合,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在边境地区打造“兴边富民·团结和谐”主题示范带,促进各族群众情感上相互亲近、经济上相互依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铸牢。
龙陵县科技助力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沿边的木城乡党委政府通过抓远程教育,积极开展远程诊疗工作,依托5G网络全覆盖、村村通网等便利条件,实现网上办理社会救助审批、进出人员审批等事项,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满足感。
此外,木城乡还挖掘传承弘扬20世纪五六十年代“等养民兵排”自力更生“一把锄头一杆枪”的守边、固边精神,建立有效的村民共谋、共建、共管、共享机制。
底气三:多方保障
自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开始以来,保山市坚持“四个优先”,保障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保山市按照每个抵边村(社区)投入资金不低于3000万元的标准,在11个抵边村(社区)规划实施项目491个,规划投资6.76亿元,全面补齐短板弱项。
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围绕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6个方面19项30条指标,市、县、乡组成联合工作组,共同修编完成11个沿边行政村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的“一村一方案”,并派出工作组驻乡、驻村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具体困难问题。
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实施“七个一批项目”,提升沿边行政村公共服务水平,补齐短板弱项。
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保山从市直部门抽选44名政治过硬、作风优良的干部,组建4支强边固防突击队,分别派驻到腾冲市、龙陵县的4个边境乡(镇),全面协助11个抵边村(社区)建强村党组织、巩固脱贫成果、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严防疫情输入,在人力资源保障上,优先满足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任务需要。
“今后,保山各族干部群众将始终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面加快推进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为全省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升级版贡献‘保山经验’。”中共保山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族宗教局局长左键说。
作者: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马新焕
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