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鹭的凝视

旅游 新民晚报 2022-07-18 13:15

原标题:夜鹭的凝视

夜鹭总是在黄昏时分伫立在树枝或围栏上,观察着水面的动静。那心无旁骛的样子,仿佛沉思的哲学家。

苏州河道变清后,两侧堤岸步道贯通,路边种植树木,便经常有鸟光顾。人类不出来走动的时段,成为野生动物休养生息的季节。麻雀和珠颈斑鸠已不稀奇,白鹭、乌鸫、白鹡鸰都变得常见,我见过一次翠鸟,连小猛禽红隼偶然也会展翅从空中掠过。不能出门的日子里,从高楼俯瞰,这些野生动物一改过去的谨慎,大胆地在河堤上漫步,在往昔供人类游玩的亲水平台聚集。等聚会散去,留下大堆斑驳白色鸟粪,显示它们数量之密集。有时到了傍晚,光线黯淡了,远远看下去,河边总是整齐地有一成排鸟在聚集。时不时要拍拍翅膀去河面上盘旋一番的,必然是别的什么鸟。那久久蹲着纹丝不动,凝神注视河面的,总是夜鹭。

夜鹭不像白鹭那么好看。或许是为了更易在晨昏的光线里隐蔽,它们的额头、后颈和肩背都是青色近乎黑色,它们头部有几根长带状白色饰羽,像老先生的须眉,一直下垂到后背。加上它们总是保持静态,更显得不如别的生物活泼,这给这种小鸟一种垂暮之态。令人联想起老弄堂的门口,过去也总是有一群老人家坐着,他们各自拿着各自的旧圈椅、老沙发、折叠凳、塑料椅子列成一排。有时他们交谈几句,有时保持沉默。他们一起安静地看着路面上来来往往的人,如看着正在上映什么故事的大屏幕。

街上能有什么故事呢?无非是为生计奔波劳碌的人们、乘车赶路的人们、准备去上班或者回家的人们,所有的这些生命的片段,当一个人走到垂暮之际,想必都已经过。如今他们只坐在路边,静静地,成为正在进行的生活的旁观者,也成为自身往昔岁月的观察者。这凝神里就有了思索的味道,也有了超然的气质。

夜鹭也总是这么看着河面。它总是日复一日在黄昏时分伫立在水边的树枝上或者站在堤岸的围栏上,观察着水面的动静。那种心无旁骛的样子,仿佛哲学家的沉思。它和它所凝视的流逝的河水,以及水中一旦被它捕获就会丧命的鱼虾,动与静,看与被看,生与死,残酷与慈悲,都不以人类的意愿为转移,这幅画面在向城市里的居民展示一种超越日常法则的、属于自然世界的奥秘。

等到河边重新有了散步的人群,等到堤岸上再次坐满了乘凉的居民。鸟的身影就后退一些,它们自然而然避让去了别处。但你知道它必然还在别的什么地方,凝视着人类世界所有的变化,如观察一条河流的潮汐。

曾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参与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专家们,曾在苏州河的不同河段打了百余个样孔,显示了河流底泥从基底土黄色逐渐变成黝黑色的过程,污染底泥的厚度从20厘米至2米多不等。码头附近的污泥成分里,多有麻布包、碎煤渣、塑料袋等等,从这些沉淀中,可以推断出沿河开过的工厂、进行过的物流、生产货品的变化,一捧土里, 也忠实记录着上海发展的痕迹。

那如今我们所经历的日与夜,也会被苏州河所记录吧。与我们共享这座城市的野生动物,永不会与人类开口交涉,但我们的确彼此影响,脚步交叠在同一空间。我们看夜鹭,夜鹭观察着河流,而河流望着整座城市,一如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所有的生命,在这些无字的凝视里,互为记录,互为镜像。

(沈轶伦)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