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北故宫博物院邂逅和“草虫捉迷藏”的奇妙之旅
新华社台北7月18日电(记者岳夕彤、齐湘辉)“蝴蝶与蛾要怎么区分?”“‘草虫’等于‘昆虫’吗?”走进台北故宫博物院二层的陈列室,仿佛置身自然科普园地。历代典藏的草虫画、模拟的昆虫声音、VR展示的昆虫标本,吸引了众多家长和小朋友探索这个微观世界的奥秘。
今年暑期,台北故宫博物院打造“故宫童乐节”,设计了文化交流、自然草虫、灵石宝玉三条“闯关”路线,让前来参观的家长和小朋友化身玩家,深入不同展厅完成各项“通关”任务,通过互动体验激发小朋友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从而更好地认识文物和历史。
暑期特展“草虫捉迷藏”就是为该活动的“自然草虫”路线所设。据院方介绍,草虫画以花草间的昆虫与小生物为主题,画中须配以蔬果、花草,还要结合时令节气,是中国传统花鸟画的分支。特展以75幅草虫画为主体,设置了“草虫寓意”“草虫的声音”“‘草虫’VS‘昆虫’”等7个单元。
玩家们在努力“通关”的同时为自己的疑问找到了答案。原来,古时候所谓的“虫”范畴更广,除了现代生物学中的昆虫纲,还包括了蜘蛛、蜈蚣,甚至青蛙、蜗牛等。简言之,草丛中的小生物都可以成为草虫画的主角。
“夏天到了,又是各种昆虫活动繁殖的季节,希望这个特展可以帮助小朋友认识它们真实的模样,了解与草虫有关的故事与背后的意涵。”展厅内一位导览员介绍。
展出的草虫画主题丰富、画法精妙,蝴蝶、蜻蜓、白蛾等无不惟妙惟肖。清代画家余省的《百蝶图》是以蝴蝶为主题的草虫画代表作,画中杂卉野草间蝴蝶纷飞,色彩浓丽,点染细致,栩栩如生。
展览利用动态投影为画纸上的百蝶赋予“生命”,人站在投影前挥舞手臂,数十只蝴蝶翩飞集结,形成“画中戏蝶”奇观,惹得一众小朋友流连忘返。
清代画家朱汝琳《草虫卷》中的蟑螂造型可爱、色彩雅洁,颠覆了现代人对“小强”的印象。画作前,一年级小学生陈子晴一笔一画地完成她的“通关”任务——观画有感:“我刚才还听了(模拟)‘小强’的叫声,我给这幅画里的‘小强’写了独白,它在说‘我长得不丑,请不要讨厌我’。”
“草虫捉迷藏”特展还邀请台湾大专院校昆虫学系及昆虫馆跨界合作,同时展出文学、药学书上的昆虫插图、挂图和标本等。
市民韩先生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常客,坦言一有特展就会带一双儿女来参观。“小孩放暑假了,在这里不仅玩得开心,还能获得新的认知,多了解一下文物和中国历史。”
据了解,“故宫童乐节”将于9月11日结束,此次特展将持续到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