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县以“河”为贵,把河道当街道管理,把库区当景区保护,在钟灵毓秀的青山绿水间,绘就水清岸绿景美生态画卷。近年来,先后荣获“全国首批河湖管护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县”“全国首批示范河湖建设点”“长江经济带建设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先进单位”“全国工人先锋号”“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REC
00:00:00:00
从“河里”到“岸边”扮靓河景
“小时候河水清澈,圆润的鹅卵石缝里总是蹦跶着河蟹鱼虾,在我大些时,河两岸就到处是垃圾,鱼便 也看不见了。”靖安北潦河认领河长吴春生说。
为守护好河流,2015年,靖安县开始实施河长制,整治一河两岸。2017年,靖安县推行“党员示范、群众认领”河道管理新模式,日常管护就落实到“认领河长”。
拂晓时分,天青如鱼肚白,河两岸零星的灯火才刚刚点亮,河长们便开启了一天的河道巡查。吴春生说:“我每天清晨和午间都要去巡河,把河面的垃圾全部清理干净。”
靖安县按照“政府主导、属地管理、分级负责、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原则,通过实施河道清障、清淤疏浚、岸坡整治、水源涵养等工程措施,确保河流功能,并逐步实现由“河清”到“河景”的转变。
同时在工程项目的实施中贯穿生态治水的理念,维持河湖自然形态,通过河道疏浚加宽、加深河道,并保留或恢复河流原有的河湾、急流、浅滩等。以原生态为主线,使河道见宽度、见深度、见长度,体现“人在岸边走,似在景中游”,凸显水生态、水文化、水文章。
“互联网+河长”让治水更“智慧”
走进靖安北河,河水清澈见底,两岸樟树参天,翠竹苍苍。该河流被誉为“长江经济带最美河流”,也是全省至今唯一获此殊荣的河流。
能获得这一项目殊荣,离不开科技赋能。靖安县在河湖管护中,运用“互联网+河长”监管模式,采取人防和技防相结合方式,提高河湖管护和水环境监测水平。
实施河长制以前,是“多龙管水”模式,导致管理权力分散,职能不清,管护体制不顺,管护机制不活,河岸被挖得千疮百孔。河长制实施以后,河流沿岸建设了1个水环境监测调度中心、3个水质监测站、9个水质在线测报点,在全县11个乡镇主要河段安装了集水域监测、防盗采河砂等功能于一体的116个视频监控,达到实时视频巡查非法采砂、非法捕捞等水域违法情况。
而今,河段一旦有情况发生,AI智能识别系统会第一时间向河长推送警报信息,以便及时赶到现场巡查,守护水域平安。
REC
00:00:00:00
绿水青山成为“幸福不动产”
“只有让百姓们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河长制工作给河流生态、日常生活带来的变化。‘河长制’才能长治久安。”靖安县河湖管护中心主任王艳凤说。
靖安县为了加快水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老百姓亲身体验到好水能带来好生活,注重做好水的结合文章,将河长制工作推向新的高地。
在2021年底基本建成了河长制公园,公园面积约2000亩,是一处集水工程与水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市民公园。建好之后,游人如织,成了远近闻名的打卡点。
“通过这一公园的建设,不仅为百姓增添了一处休闲散步的好去处,也让群众在游玩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河长制文化,有效提升节水、爱水、惜水、护水意识。”县水利局局长余斌说道。
如今,河长制在靖安县实现了全覆盖,每条河流正在成为沿河人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幸福不动产”。
近年来,靖安县每年接待游客超千万人次,每年旅游业综合收入突破60亿元,靖安的绿水青山正在加速转化为富民强县的金山银山。
(出品:宜春日报社)
(来源:付娇)
(编辑:钟雪莲;校对:袁芳;编审:谢芳芳;监制:彭晓英)
小布想和你交朋友,微信号:zhangfang309
大家都在看
➯ 最新!江西通报新冠肺炎疫情情况
➯ 注意!赣通码有变化
➯ 7月1日起实行!这项收费政策有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