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显江南“秀”与“美” 浙江嘉兴秀洲绘水乡美好画卷

旅游 中国新闻网 2022-07-18 12:01

原标题:尽显江南“秀”与“美” 浙江嘉兴秀洲绘水乡美好画卷

航拍嘉兴市文化艺术中心。 秀洲区委宣传部供图

中新网嘉兴7月18日电(胡丰盛)“虹影卧澄波,登高供远瞩。南浮越水白,北接吴山绿。”夏日傍晚,漫步浙江嘉兴秀洲的长虹公园,登长虹桥远眺,别具风情。

长虹桥,既是京杭大运河上“由苏入浙”第一桥、中国古代罕见的巨型三孔实腹石拱大桥,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建筑,更是镌刻于秀洲人心中的文化地标和精神符号。

地处长三角核心区域,秀洲是江南文化源头之一,曾以马家浜文化、运河文化闻名遐迩。而今,农民画、灶画、陶仓理想村、长虹公园、朱彝尊故里、嘉兴艺术中心……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推陈出新,这里正让地方文化重绽光彩,绘就出鱼米水乡的美好画卷。

恰有画香江南来

在秀洲,白墙黛瓦、水清岸绿,不仅是乡村的“标配”,也是秀洲农民画家笔下的美丽村景。

农民画,是秀洲的一张文化“金名片”。多年来,秀洲农民画从乡村走进美术馆,走向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等21个国家,向世界展现了农作、节日、习俗等江南场景。

秀洲的农民画家里,不仅有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亚洲十大艺术家”之一的缪惠新,也有浙江省农民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金泉。他们笔下的农民画作品,取材于民间、以传统乡土文化和乡土生活为元素,记录着家乡的日新月异。目前仅在秀洲的油车港镇,当地活跃的农民画非遗传承人、主创人员等就有近百位。

作为秀洲农民画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胜丰村党委书记范治新介绍,该村以“麟湖画乡非遗线”串珠成链,打造了休闲公园、西千亩荡、梦想田园菱文化展示馆等一系列乡村景致,推动了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

在秀洲,除了农民画,灶画也是一张响当当的文化“名片”。王江泾镇古塘村今年78岁的施顺观画灶画已有50余年,他说:“灶画是江南水乡的特色,灶画的创新与发展丰富了江南水乡的物质文化。”

“原来乡村生活可以这么美”“文化遗产正在重焕生机”“沐浴心灵洗礼,接受文化熏陶”……当地宣传部的工作人员说,几乎是每个周末节假日,都有游客顶着夏日酷暑从各地赶来,来到秀洲的艺术乡村,与艺术同行。可以说,农民画、灶画是秀洲马家浜文化、运河文化相互融合的结晶。

长虹桥与农民画 秀洲区委宣传部供图

文旅融荣韵味浓

江南七月,绿水如蓝。得益于文化的沉淀,秀洲城南的王店镇镇中村也在快速发展。镇中村是一代文宗朱彝尊的故里,村内一排排颇具江南特色的农居错落有致,每逢周末,来这里休闲、喝茶的游客络绎不绝。

游客越多,村民的收入越高,村庄的前景也就越明朗。镇中村党总支书记周钱华介绍,王店镇“品重梅溪”美丽乡村精品线途经镇中、南梅等多个优质景点和景区村庄。“这是一条农文旅结合的精品线,在竹垞雅集、古藤书屋中体会耕读传家文化,在横港印象、幽篁静志中感受红色记忆,在干将工坊、研学馆中体悟工匠精神。”

王店镇镇中村只是秀洲文化沉淀的一个缩影。秀洲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围绕秀洲各地绚丽的文化与景观,秀洲推出了以梅里曝书、长虹卧波等为代表的“秀洲八景”,构建了新时期秀洲的文化地图。

从绘美乡野的农民画,到大运河边的长虹卧波,再到曝书亭下的鸳鸯湖棹歌……在秀洲,浓郁的运河文化、江南文化,正在转化为这片土地丰盛的精神食粮,汇成一曲余音绕梁的文化之歌。

航拍长虹桥 秀洲区委宣传部供图

最是文化润人心

想看“书海架长虹”的视觉盛宴去哪里?想通过新技术与“秀洲八景”“秀洲农民画”互动体验去哪里?想沉浸式参与多媒体非遗剧《嘉禾万事兴》去哪里?在秀洲,这样的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嘉兴市文化艺术中心。

近段时间,嘉兴市文化艺术中心内上演了一场精神文化大戏: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嘉兴特展展出,利用图像、文字、视频、装置艺术、3D打印等新科技,集中亮相了1500余件先秦汉唐、宋、元画精品的出版打样稿档案,使流散在世界各地的中国绘画“国宝”得以团聚,让人叹为观止,流连忘返。

“不只是‘大系’,自开馆以来,我们将艺术中心与运动、旅游、文化融合,成为市民休闲、娱乐、学习、交流的胜地。”嘉兴市文化艺术中心运营管理领导小组负责人张建中说,中心的建立是更好地丰富秀州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从个体的文化生活到千家万户的精神充实,这是秀洲民众在大历史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飞跃。

秀州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秀洲还将推进“竹垞书房”阅读阵地建设,完善“1+7+X+N”的区、镇、村、点四级阅读阵地网络体系,打造高水平城乡一体“10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

花开千树,文化飘香。如今的秀洲,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融合,正在绽放江南文化的魅力。(完)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