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静子
校名模仿正规大学、网站内容盗用其他高校信息、缺乏有效的办学场地……近日,河南传媒大学被媒体曝光是“野鸡大学”,官方网站已无法正常打开浏览。
官网截图 网络图片
每逢高校招录时段,总有各类涉高考生的“陷阱”,“野鸡大学”便是其中之一。从《人民日报》整理的一份含392所“野鸡大学”的名单中,不难想见这一沉疴痼疾的治理难度:全国有26个省份上榜,发生区域较广;冒用正规院校的历史用名,高仿真、难辨识;使用“中国”“首都”“财经”等词汇,让人信以为真。警惕招录“陷阱”、严厉打击招生诈骗是社会共识,更是有关部门的行动方向。
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随着网络技术发展,不法分子的诈骗手段也不断翻新,一些招生伎俩开始披上信息化的外衣诱惑涉世尚浅的考生。具体到此次被曝光的“河南传媒大学”,其光鲜亮丽的“门面”主要依托“官方”网站的内容呈现。不少考生看到诸如“70多年的办学历史”“文化部与河南政府共建高校”等“高大上”的表述时,难免会萌生一丝心动与向往。但实际上,“河南传媒大学”是一所只有网站没有实体的“学店”,这也部分造成了受害者的维权困境。综观近些年“野鸡大学”的惯用操作,可以发现它们往往将网站服务器或IP地址设置在国外,借此技术手段躲避政府监管,这也为相关部门有效打击虚假招生设置了不小的障碍。
有必要追问,辨识“野鸡大学”真的需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吗?答案或许是否定的。如果说一份“黑名单”不足以囊括千变万化的“虚假大学”,那来自教育部官网的实时查询系统则可秒辨各类高校的真伪。再则,正规院校的网站域名后缀通常为“.edu.cn”,认准此标识便可一眼识别“野鸡大学”的低劣伎俩。一方面,从引导考生及家长提高防骗意识的角度讲,认真围观、仔细求证涉高考生的所谓“官网”,不失为谨防上当受骗的一种实用方法;另一方面,“野鸡学校”需要社会多种力量的共同围剿。目前此类诈骗行为在我国的违法成本较低,包括依法关停网站等在内的处罚不足以形成强大震慑。鉴于此,相应的法律法规有必要及时更新完善,网信部门、教育部门等社会力量更需积极采取行动,以看得见的硬举措守护万千学子的寒窗苦读。
“河南传媒大学”的被曝光恐不是“野鸡大学”的终结,但相信在多方主体的协力配合下,不法分子的生存空间必将被极大挤压,直至清风正气充盈教育净土。
【作者】 孙文静
南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