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儿童剧作品不仅活跃在各大剧场,也可以成为景区里的新景观,在满足游客日益多元的游览体验需求之外,以实景实地、真人真情加深观众对地域故事的印象……”西安演艺集团总经理助理、西安儿童艺术剧院院长王丽虹如是说。
不久前,西安儿童艺术剧院的经典儿童剧《三只小猪》和《我们是秦俑》持续在陕西西安城墙景区演出,西安儿艺的演员以天地为景、以城墙为幕,开启了专属孩子们的欢乐时光。拥有厚重历史文化底蕴的古城地标与戏剧艺术相融,古今文化碰撞出的魅力受到了大小朋友的热情欢迎。
演出和景区“亲密接触”
华灯初上,西安城墙南门瓮城内,旅游文化演出《大唐迎宾盛礼》之后,就是孩子们带来快乐时光。当三只小猪与黄鼠狼“切磋”的声音传来,小观众们哄堂大笑;当鲜艳的彩色兵马俑“零零九”出现,孩子们发出惊呼和疑问……随着剧情的推进,场景不断变化,孩子们目不转睛地盯着舞台,不愿意错过任何一个细节。演出结束后,小观众仍聚拢在舞台下不肯离去。对他们来说,在夏夜的星空下,在古老的城墙边,观戏剧与赏夜景奇妙融合,是梦幻般的新鲜体验。“没想到户外演出气氛这么好,儿童剧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带孩子看这么新颖、优秀的表演。”一位家长说。
其实,这并不是西安儿艺的演出和景区首次亲密接触。早在2017年8月,由西安儿艺创排的大型儿童舞台秀《哪吒》在西安曲江海洋极地公园上演。这场儿童剧融合了杂技、武术、威亚、木偶、音乐、舞蹈等舞台表演形式,是一场集中了中国故事和艺术元素的舞台秀。在被数字影像覆盖的舞台上,时时映衬剧情的大量特技和影像效果,令现场观众目不暇接。
为景区量身打造、创排一台驻场演出新剧的初衷,源于西安儿艺突破自身发展困境、开拓新市场的探索。为此,景区与剧院双方一拍即合,通过寻找儿童剧与景区受众的契合点,进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展开合作。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原院长尹晓东在观看完《哪吒》演出后,认为这是一部精彩的中国传统神话儿童剧。他表示:“这种驻场儿童剧演出在国内很少,也让我对西安儿艺刮目相看。”
历经3年创排的舞台秀《哪吒》成为西安旅游市场上一个文化体验的新标地,创下了演出5年760场、累计观众近70万人次的成绩,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凸显。而曲江海洋极地公园也通过与西安儿艺合作,逐渐成为古城西安“旅游+文化演出”跨界融合的一张新名片。
让戏剧讲好文物故事
2019年夏天,一部集戏剧、文物、旅游于一体,依托秦始皇帝陵兵马俑以及陕西省数以万计的文物宝藏为创作元素的儿童剧《我们是秦俑》亮相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该剧以秦俑、唐三彩仕女俑等在内的11件文物为故事蓝本,将文物卡通化、儿童化,讲述了在深夜博物馆文物复活而发生的一系列妙趣横生的故事。该剧创作融入了文物材质特性、修复过程和文化内涵,剧中包含诸多具有西安地域特色的历史知识与文物故事,以小朋友喜爱的、易于接受的方式,潜移默化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院长田静表示,博物馆的文物及遗址都是静态的,而让文物“活”起来,除了展示展陈方面的探索外,舞台剧的演出也是非常好的一种形式。“这样的驻场演出,对于到馆游客来说,是一次全新的体验。”田静说。
各地游客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观看儿童剧《我们是秦俑》后,又意犹未尽地将良好的口碑带回家乡。儿童剧《我们是秦俑》自2019年亮相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后,连续两年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分别受邀在北京、成都、青岛、杭州、厦门等地演出近百场。该剧日前在西安城墙景区的演出,也广受观众喜爱。
为“儿童剧+”寻找更多新解
从剧院走向景区,从驻场迈步生活,儿童剧正在以更为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滋润孩子们的童年。西安儿艺背靠十三朝古都的深厚文化,经过多年的碰撞、摸索,如今已基本形成面向家庭型、学习型和休闲型观众的文旅融合剧目创排新方式。
以经典文化为内核,西安儿艺创作了以《二十四个奶奶》《火印》《风筝》等为代表的叫好又叫座的优秀作品,得到专家和市场的认可。让儿童剧拥抱景区的“儿童剧+”新尝试,不仅为小游客带来视觉文化盛宴,为景区增添了文化内核和引流密码,更用通达广阔的舞台,助力孩子接受美育教育,为西安文艺走出去强劲赋能。
“最好的传承与发展,是融合活力后的新生。未来,我们将继续走好戏剧沉浸式体验的‘西安儿艺之路’,让更多儿童剧作品兼具童趣与深度,用好陕西的文化富矿,为‘儿童剧+’的命题寻找更多新解,让每一个观剧的孩子,以诗意共远方。”王丽虹说。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记者 秦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