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堡疫情在西非暴发:死亡率高达88%,世卫拉响警报 暂无医治方法和疫苗
在加纳17日报告两例感染马尔堡病毒病例之后,世卫组织宣布,加纳首次暴发马尔堡病毒疫情。世卫组织称,两名患者经历了腹泻、发热、恶心呕吐后死亡,目前已隔离包括卫生工作者和社区成员在内的90多名接触者。
据介绍,加纳卫生部于本月7日宣布在该国阿散蒂省发现两例疑似马尔堡病毒感染病例。在世界卫生组织支持下,病例血样被送往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的医疗机构进一步检测,最终确认这两例病例感染了马尔堡病毒。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例病例之间并无关联。
世卫组织表示,正在采取遏制措施,将部署更多专家、防护设备等来应对加纳的疫情。国际公共卫生专家吉米教授称:“令人担忧的是,这种病毒似乎已经扩散。现在最重要的是要了解此次疫情的传播链,并阻止病毒进一步传播。”
致死率极高的传染性疾病
没有有效药物和疫苗
吉米指出,马尔堡病毒病是一种非常严重,死亡率很高的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官网介绍,马尔堡病毒疾病是一种导致出血性发热的高传染性致命疾病,死亡率可高达88%。该病毒与埃博拉病毒同属“丝状病毒科”家族。报道称,该病毒在西非地区十分罕见,此次加纳疫情是继去年几内亚发现马尔堡病毒后,西非第二次发现该病毒引发的疫情。
加纳首次暴发马尔堡病毒疫情
据悉,马尔堡病毒一般由动物传染给人类。1967年,德国马尔堡、法兰克福和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的几所医学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中同时暴发了一种严重出血热,有31人发病,其中7人死亡,病症亦因此而以该地命名。报道称,当时在对该病毒的暴发进行溯源调查时,发现该病毒与一种来自非洲乌干达的绿猴(Cercopithecus aethiops)相关。此后,安哥拉、刚果、肯尼亚、和乌干达等地都有相关病例的报告。
根据世卫组织资料显示,马尔堡病毒的潜伏期为2-21天,感染者初期会突然出现高烧、严重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在出现症状约三天后,可能出现严重腹泻、腹痛、恶心和呕吐等症状。在持续约一周的腹泻后,患者会出现眼窝深陷且无神、时常昏睡等症状。此外,在出现症状的七天内,患者身体多个部位可能出现严重出血性症状并出现休克,病情严重者会在出现症状后八到九天内死亡。
马尔堡病毒被认为起源于蝙蝠,并由动物宿主传染给人类。
据报道,加纳卫生部表示,果蝠是马尔堡病毒的天然宿主。该病毒主要经密切接触传播,即接触病死动物和病人的尸体,以及感染动物和病人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飞沫等。此外,通过使用被污染的注射器、衣服等也可能造成传播。加纳卫生部门敦促加纳公众避开果蝠居住的矿井和洞穴,并在食用所有肉制品前彻底煮熟,以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
据了解,临床上很难将马尔堡病毒感染疾病与其他病毒性出血热区分开。而从疑似病人身上提取样本也存在极高风险。世卫组织称,用静脉输液进行补液,以及对特定症状的治疗可以提高感染患者生存率。但是到目前为止,仍没有能有效治疗感染马尔堡病毒疾病的方法,也没有相应的疫苗。
全球已出现十数次相关疫情
曾一度传到美国和荷兰
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数据显示,自1967年以来,全球出现过十数次与马尔堡病毒相关疫情,其中绝大多数发生在非洲南部和东部地区。数据显示,1998年-2000年间,刚果东北部发现马尔堡病毒引起的“聚发性”疫情,造成154人感染,128人死亡,死亡率达83%。2004年-2005年,安哥拉暴发了马尔堡疫情,造成252人感染,其中227人死亡,死亡率高达90%。
马尔堡病毒
此外,该病毒曾一度传至美国、荷兰等非洲以外的国家或地区。据悉,2008年,一名有乌干达旅居史的40岁荷兰女性出现症状后,在荷兰住院治疗。入院前三天,出现了初期症状(发烧、发冷),随后临床症状迅速恶化,在出现症状的第10天死亡。同年,一名也有乌干达旅居史的美国人在回国后第四天后出现症状并住院治疗,后被确诊感染马尔堡病毒。有报道称,这名荷兰人和美国人此前都曾参观过一个公园里的果蝠洞穴。
红星新闻记者 黎谨睿
编辑 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