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定襄县有座阎锡山故居,始建于上世纪20年代,用了前后长达14年的时间修建完成,是一座整个院落坐东向西,占地面积将近62000平方米;包含院落30座,房屋八百余间,建成这座大宅院耗资高达140万银元。
1992年,阎锡山的小儿子阎志惠从美国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山西老家。
当回到阔别已久的老屋时,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
就在阎志惠刚刚迈进院门的那一刻,不远处竟有人拦下了他。原来是售票员对着他喊着:“同志请您买一下票!”
虽然,阎锡山故居曾经是阎志惠的家,但此时已经成为当地的旅游景点,这位当年房屋的主人也只能感慨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了。
图源网络
“山西王”阎锡山
阎锡山出生时,恰逢清朝末年风起云涌,天下大变的局面之下。他自幼随父亲经商,家境富足殷实,只因一次投资失败,只能赴太原躲债。
生意上的失利,没有将阎锡山击倒。
他在十九岁又考上山西武备学堂学军,次年被保送赴日,成为官费生就读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在学习期间,阎锡山接触到了民主共和思想,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也是取得执掌山西地方大权的开始。
1905年10月,阎锡山加入了同盟会,曾与孙中山会见,十分认同同盟会的“南响北应”决策,决定在山西随时准备呼应同盟会的行动。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阎锡山在山西起事,起义军攻入太原城内,杀死山西巡抚陆钟琦,阎锡山被公推为山西都督。
阎锡山
一直到1948年,在长达38年的时间里。阎锡山担任过北洋政府督军、山西省政府主席、太原绥靖公署主任,成为民国时期的地方实力派人物。
1948年,太原被围,面对人民解放军摧枯拉朽的攻击,以及国民党政权政治腐败,经济凋敝,民怨沸腾,军事失利的局面,阎锡山只能南下,先到南京,后到广州,随着流浪的国民党政府不断迁移。
1949年12月8日,阎锡山抵达台湾,从此告别大陆, 再也没能回到山西老家。
1950年,台湾岛上人心惶惶,蒋介石除了对刚刚赴台的各路败军进行整编外,还开始了总结反思,最重要的事就是排除异己,巩固自己的实力。
想当年,阎锡山和蒋介石无论在政治还是军事都曾是敌手,中原大战中,阎锡山还曾打算逼迫蒋介石下野。
蒋介石
之后,阎锡山在山西称王称霸,虽然将山西单独治理得井井有条,但一个服蒋介石的调遣的人,岂能让蒋介石容忍。
如今阎锡山失势,蒋介石通过改组政府的方式,换上了一大批自己信任的嫡系人员。阎锡山的国防部长了一职,也在蒋介石撤换之列。
本就是败军之将,加之没有了掌握“话语权”的军队护驾,识时务的阎锡山索性辞官,决定赋闲养老。
除此之外,善于“左右逢源”的阎锡山为求自保,还是做足了功课。
阎锡山知道自己早已变成蒋介石的“眼中钉,肉中刺”,自己只能关起门来老老实实写书,不再觊觎任何权利。
还不断配合蒋介石的各种需要,除了总结国民党失败的经验和教训,一有机会还到处发表演讲,激励军队士气,为撤退到台湾的残兵败将们鼓气加油,为蒋介石卖命。
可终究无济于事,这些举动只是蒋介石政治把戏的陪衬而已。
阎锡山
昔日“山西王”客死台北阳明山
阎锡山卸任后,远离了台北的政治中心,自己跑到了远郊筑屋居住。
一来,可以远离喧嚣的闹市,静心著书立说;二来,他是想远远地躲开,害怕被蒋介石监视。
窑洞则是阎锡山筑屋的首选,除了保留在山西时的生活状态,还可以寄托相思。
台湾岛上的这座建立起的窑洞建筑,有着冬暖夏凉的特性,墙修成了厚达90公分、楼板厚度为30公分,窗户加装钢板,俨然一副铜墙铁壁的样子。
阎锡山为新居取名叫做“种能洞”,这座建筑还是台湾唯一的一座窑洞。
阎锡山的日常生活极有规律,每日早晨七点钟准时起床,吃完简单的早饭后就开始了写作;午休时间大概保持在两个小时左右;下午一般都是看看书或思考问题;在晚间,他喜欢一个人散散步,回到家中后继续开始阅读。
阎锡山对日常的饮食要求更是简单,主要以素食为主。
图源网络
而他最专注的事情就是写作,在台湾的十年时间里,先后写了二十多本书,其内容多为儒家思想和三民主义思想相杂糅后的各种体会,他将内容总结为“大同之路”。
1960 年5月23 日,77岁的“山西王”阎锡山在台北病逝。随后,蒋介石委派何应钦主持了阎锡山的葬礼。并送了一块写有 “怆怀老勋”的匾额,以示褒奖。
阎锡山的葬礼十分隆重,在台湾的国民党元老悉数到场,社会各界也是纷纷送来了挽联;在灵堂的正中悬挂着“有大需要时来, 始能成大事业; 无大把握而去, 终难得大机缘”挽联,这是阎锡山生前自己撰写的。
这副挽联除了证明了自己一生的心得体会,还有就是对客死他乡的无尽的遗憾。
图源网络
子女凋零,爱子反目
阎锡山在台湾的晚年生活极其简朴,除了政治上的失意外,他还饱尝亲情的离散之苦,只有侍卫相随左右;虽然表面看起来波澜不惊,其实内心充满了孤独寂寞,甚至在去世的时候,子女都未在身边陪伴。
为何阎锡山晚年没有亲人陪伴呢?
这还要从他的家庭和子女说起。
阎锡山的原配夫人名字叫做徐竹青,在那个年代属于包办婚姻、
婚后阎锡山与徐竹青的感情和谐,唯独缺憾是久久未能生下一儿半女。
阎锡山的父母期盼着阎家的香火延续,在阎锡山30岁的时候,为他迎娶了徐兰森,这才生下了五个儿子,可这五个儿子的命运却大不相同。
图源网络
阎锡山的长子阎志恭、三子阎志信都是幼年夭折;次子阎志宽也结婚成家后不久离世了,年纪仅20多岁。
只剩下四子阎志敏和五子阎志惠长大成人。
阎锡山对剩下的这两个儿子,寄予了深切的厚望,倾尽全力培养着兄弟二人,期待着有一天能接替自己登上政治、军事的舞台。
所以阎锡山没有让他们俩去学校读书,而是请了私人家庭教师,单独教两个儿子。
阎锡山这样做也有他的不得已之处,圆滑世故的他早已察觉出社会动荡不安的原因:新思潮、新思想。
阎锡山不希望儿子们在学校 “思想被带歪,跟着不该跑的人跑错了路。”直到1946年,他才将四子阎志敏和五子阎志惠送到北平的学校读书。
图源网络
可事与愿违,四子阎志敏和五子阎志惠均对父亲的事业无感,寻找着各自发展的道理。
阎锡山飞往台湾后,阎锡山打算将阎家在山西的私人企业公司转移到美国,交给了四子阎志敏打理,不过阎志敏对做生意没有太大兴趣。
阎志敏学习了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在美国学习了机电制造专业,取得了电机数学硕士学位,毕业后进入了IBM公司研究电视业务,成为了一名工程师。
后来,阎志敏还参加过美军太空卫星通讯的相关工作。
而阎锡山的五儿子阎志惠,曾就读过军事学校,也是阎家最有可能步入军界的人。
在国民党政府即将倒台之际,阎锡山出任行政院长,将五儿子阎志惠安排在自己身边,其目的就是提携加锻炼,希望他能够有所长进;之后,阎锡山辗转到广州,最后又前往台湾,将阎志惠带在身边。
阎志敏
到了台湾的阎锡山思虑着,自身安危尚且难保,不想儿子也受到牵连,既失去了军权,又辞去的所有官职,阎志惠在台湾也很难发展下去,索性让他去了日本。
但是,就是此次日本之行,让阎志惠的个人命运变得坎坷崎岖。
原来阎志惠在日本遇到了二哥阎志宽的遗孀赵秀金,两个人一来二去居然产生了感情,让阎志惠萌生了娶妻赵秀金的想法。
这令人伦观念深厚的阎锡山十分气愤,他不惜断绝父子关系相要挟;但是阎志惠对父亲的震怒置若罔闻,依然坚持着这段感情。
阎锡山闻讯后,勃然大怒,直接断绝了阎志惠的资金支持。
而阎志惠也表现得十分有志气,虽然只要他开口,就可以再次得到父亲的资助,可是他却选择了一条自己奋斗的道路。
图源网络
1949年4月,阎志惠放弃了在日本的生活,带着妻子和子女奔赴美国,临行前,象征性地去见了他父亲一面,却丝毫没有表露出认错的态度。
但阎锡山毕竟爱子心切,虽然心里痛恶儿子阎志惠做出有辱门风的丑事,可对他还是十分关切。
把自己的人生感悟,总结出的十六字箴言“轻财重义,讷言敏行,俭己厚人,恭己恕人”传授给了阎志惠,希望他能体会其中的道理。
到了美国的阎志惠一家人,生活得也并不得意。刚刚一年多,妻子赵秀金就因病过世,留下了一儿一女与他在一起生活。
这个曾经出身名门的阔少爷,只能放下身段,为了生存当过卡车司机,卖过保险,还到巴西开过小酒馆。
图源网络
1960年5月,阎锡山去世时,阎志惠闻讯后未能返回台湾奔丧。这其中,除了要抚养子女,无法抽身外,最重要的是连路费也凑不上。
谁能想到,曾经显赫一时的阎家父子,临终之时,连儿子的面都没见上一次。
1992年,阎志惠已是花甲之年的老人,才有机会返回大陆到太原阎家老屋看一看,以解思乡之情。
只不过,阎家老屋早已物是人非,年轻时生活过得家已经成为当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己想要进去走走看看,也要按照规定购票才可以进入。
幸亏随行的陪同人员帮忙,这才让他免费回家参观。
看到当地政府把自己曾经的家保护得完好无损,还进行了修缮,不由得内心十分感慨,激动着一时说不出话。
图源网络
阎志惠此行,对大陆几十年发生的变化尤为感动,想当年离开大陆之时,祖国是何等的满目疮痍,如今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他还曾经说过“在美国时,听到的都是中国很贫穷的传闻,但是我回去亲眼看到了真实的情况,我回去后要告诉所有的人,这一些都是假的。”
2011年3月,阎志惠病逝于美国加州佛蒙特市,享年84岁。
至于四子阎志敏,在2010年因病去世,享年85岁。
而他们的后代全部在国外,无一人回国发展。
图源网络
结语
阎锡山总结的十六字箴言“轻财重义,讷言敏行,俭己厚人,恭己恕人”对阎氏后人,十分受用;在孙辈中,不乏出现对社会有用的专业人才。
这还要提起,四子阎志敏的儿子阎大为,他应该是阎锡山孙辈中最有出息的人。他就读于美国耶鲁大学,学习期间成绩优异,获得了耶鲁大学学士、宾州大学博士学位。
毕业后,阎大为先是在新泽西州卡普梅郡法庭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又热心于法律公益事业,专门为低收入人群提供法律援助;除了有专业的法律工作,阎大为还经常到各个大学进行演讲,受到了不少好评。
权倾一时的“山西王”阎锡山晚景凄凉,子女也多有不幸的遭遇,可谓是命运作弄。
除了感叹故事中主人公阎志惠的遭遇外,不禁要说,每个人的“命运”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