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广州 江南有古|你每天经过的这座石桥,已有四百岁!

旅游 信息时报 2022-06-24 23:35

原标题:读懂广州 江南有古|你每天经过的这座石桥,已有四百岁!

篇首语

广州,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历经千年而魅力不减。读懂广州、坚定文化自信,才能更好地热爱广州、奉献广州。微社区e家通推出“读懂广州”系列报道,和大家一起,读懂广州这座名城。

“读懂广州 江南有古”专栏,定期推出江南中街道辖区内的历史文化介绍,和大家一起感受江南中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

广州市区最古石桥就在身边

广州城依水而建,河网密布,如经脉一般贯通城市,各式各样的桥梁承载着重要的交通功能,连通了两岸人们的生活。和骑楼一样,古桥已成为广州的文化及历史符号。而坐落在晓港公园内的云桂桥则是广州市区内现存历史最久远、保存最好的一座古桥。

云桂桥用青色花岗岩砌成,全长32.2米、宽3.38米,共38级台阶。云桂桥造型精巧、古朴,桥面两边有石砌护栏,桥栏雕饰简朴,造型简练明快。桥分3孔,立于马涌中的桥墩设计巧妙,用条石垒砌而成,下面两侧呈船形,以减弱桥墩对河水的阻力,上端出2层挑梁,承托桥面石梁。石梁侧面中央刻有“云桂”两字。

云桂桥与这位古代名臣有段“缘”

关于云桂桥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明朝时期,始建者正是与海瑞齐名的名臣何维柏。

【人物史料】

何维柏(1510年—1587年),字乔仲,号古林,明代广东广州府南海县人。嘉靖十四年(1535年)考取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大理寺少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吏部左侍郎、南京礼部尚书等官职。著有《易学义》《礼经说》《太极图解》《天山草堂存稿》及《陈子言行录》等书,后世学者称其为古林先生。何维柏一生为官清廉,正直敢言,曾经参奏大学士严嵩等,万历十五年(1587年)病逝。

“何维柏一生为官清廉,正直敢言,不畏权贵。”据海珠区文物博物管理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刘翀介绍,何维柏曾任监察御史,因为上奏弹劾大学士严嵩恶行而获罪。削职为民后,他返回广州,隐居于南郊小港,但他并没有就此颓废,而是以“天山”自勉,把自家居室改名“天山草堂”,并建“天山学院”聚徒讲学。

那时,通往“天山草堂”只有一座小木桥,由于年久失修,每逢雨天学生们过桥很不安全。为方便学生们来往求学,何维柏出资将小木桥拆除,修建了一座石桥,因其地处小港,俗称“小港桥”。

隆庆元年,何维柏奉召复职,万历年间晋升为吏部左侍郎,这时他已是花甲之年,但刚正不阿的作风,仍不减当年,他向皇帝直言善谏,揭露了许多时弊,尤其是反对卖官鬻爵的行为,因不愿与贪官污吏同流合污,何维柏辞官返乡,继续在他的“天山草堂”讲学,深得乡民爱戴,他教的学生当中半数中了举人,还有十余人中了进士。

为纪念何维柏的功绩,乡民在小港桥头建“云桂发祥”牌坊。宣统三年,乡里士绅出资重修小港桥,将其更名为“云桂桥”。

为何取名“云桂”?刘翀解释道,“云,取自平步青云,桂取自蟾宫折桂,表达了考试高中、致仕为官的意思,是对读书人考取功名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是为了纪念何维柏为当地培养了很多人才。”

岁月更迭,斯人已逝。虽然何维柏与天山草堂的故事已成历史烟云,但这座由花岗石砌成的云桂桥仍屹立于马涌之上,见证着海珠今昔。蟾宫折桂、平步青云的美好祝愿已渐被人遗忘,但它仍发挥着最朴素的交通功能,每日往来人群络绎不绝。

在附近长大的林小姐说:“小时候,妈妈就经常带我来这里散步,每天都要经过云桂桥。现在我有了女儿,我也经常带她来晓港公园玩,也会带她走这座石桥。后来,我通过资料了解到原来云桂桥有四百年的历史,就更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了。我有时候会想,几百年前,当古人走过这座石桥时,他们看到的景色是怎么样呢?”

下期预告>>>

关于江南中这片区域的历史故事,你一定还没有听够吧。下一期,将带你走入南园,感受江南西的悠久历史与文化传承。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