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林:对于西方如此轻信涉疆谣言,去过新疆多次的我大感震惊

旅游 观察者网 2022-06-24 07:45

原标题:马克林:对于西方如此轻信涉疆谣言,去过新疆多次的我大感震惊

观察者网:从1964年至今,您来过中国近70次,其中多次前往新疆、西藏、延边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域。对于这些地区近几十年来的发展,您的认识是否也经历了变化?

马克林:我去过中国国内很多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不仅有新疆、西藏、延边,还有内蒙古,也去过几次云南、广西、贵州的民族地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的藏区。

大部分情况下都会有人陪伴,帮安排行程、寻找合适的人做访谈。主要是我一人,再加一位可能是少数民族的中国同伴。在新疆、云南和贵州调研时,我曾带领过几队学生;在新疆和西藏,我也曾是其他团队的一员。这些调研和访问已经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尤其是1982年至2018年,期间我数次前往新疆。

1999年,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当地一位塔吉克族女士(受访者供图)

2018年,新疆,几位维吾尔族音乐家在演奏乐器,中间穿白衬衫站立者为马克林教授(受访者供图)

我的总体印象是,这些地区在过去几十年里经历了非常大的发展,不过发展得不是很均衡。

有些地方变得非常现代化。比如我于2018年去南疆喀什时,就被喀什的现代化深深地打动了;同年,在广西、贵州等少数民族地区的几个城镇,我同样深感震惊。它们建起了新潮的酒店、被纳入高度现代化的高速铁路网,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大幅提高了。现代化的另一个极其重要的标志是每个人都能接受教育。(在这些地方,)汉语普及了,与此同时少数民族语言的普及率也在大幅增长。

虽然农村地区也都发展起来了,但我认为有一些地方仍很贫困——当然,不是“绝对”贫困。

这些年来,政府的相关政策并非完全一致,但总的来说,它倾向于在保护民族文化的同时,实现现代化、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世界各地的经验表明,当一个社群转向现代化时,其传统文化常遭削弱;我认为中国的大多数少数民族社群也都面临着相同的情况。不过,我也被一些少数民族对传统文化的坚守所震撼。

我去过西藏和其他藏区几次,对藏族文化气息的浓郁程度印象深刻,尤其是在宗教、语言、建筑、表演艺术上,甚至连农村地方的穿衣打扮都极具藏族特色。在贵州,侗族人也特别热衷于保留他们的旧建筑、表演艺术和语言,尽管现在每个人都有学习汉语——这点其实没什么好惊讶的,而且在我看来也是一件好事,因为国家需要团结。(在澳大利亚,少数族裔和移民们也都保持使用他们自己的语言,不过为了找个好工作,每个人也都不得不学好英语。)

1992年,广西,一群瑶族小孩和一位传统舞蹈表演者(受访者供图)

图中鼓楼位于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几个当地人正坐在门口开会(受访者供图)

总而言之,我认为在少数民族的待遇问题上,中国做得很优秀。而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比起大部分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中国显然做得更好;若看国际标准,中国的记录非常好。

观察者网:我看到早在1998年,您就在一篇论文(《中国西北地区汉族与穆斯林及穆斯林内部的社会关系》)中成功地预判了新疆民族问题的发展趋势,既提醒了美国的介入,也预测未来中美关系将因民族问题而恶化。当时您是否在生活中向中国的朋友提醒这点?这几年来,在国际舆论场上,新疆问题不断被拿来炒作,这一发展是否也在您的意料之内?

马克林:我没有跟我的中国朋友们谈论我在论文中阐述的观点。现在看来,我当时的那些分析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至于近些年来新疆问题被热炒一事,我对此非常伤心,也很生气。就实际来看,虽然中国对新疆问题的处理确实还可以做得更好,但我认为西方的相关反应一点儿也不公平。

很明显,美国一直在尽其所能地制造困难,手段是向“藏独”分子提供资金和其他方面的支持,试图在新疆传播恐怖主义等。特别是,2021年1月,当时特朗普政府的国务卿蓬佩奥在他任期的最后一天,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就不公正地指责中国实施“种族灭绝”。这很荒谬,也很虚伪。而布林肯和许多人权活动家简单地接受了这点,并在政治上利用它来对付中国,这是极其不公正的,也很奸诈。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