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声中,我是个逗哏,而哇哥(钟汉良)却像是整个旅行中的逗哏,主导着这次旅行。我倒像个捧哏,没有方向,没有规划,随心而行。”
郭麒麟这样形容他与钟汉良在综艺《漫游记》中所扮演的角色。
《漫游记》是浙江卫视最新推出的一档散文体美食旅行纪录综艺。一个“漫”字彰显着这档节目的主题,意味着没有限制、没有约束的旅行。同时也因与“慢”同音,使其有了一字双关的韵味。节目组选取了年龄、背景、经历都不相同的两位常驻嘉宾钟汉良和郭麒麟,以背包旅行的形式与飞行嘉宾一起去探寻美食与美景。
目前,《漫游记》只播出了第一期,但已能初窥其貌。节目开播前所宣传的“没有游戏、没有任务,只有自由旅行的未知与自在”并不是噱头。
小清新:真正的去油无污
《漫游记》之所以被观众称为“清流”,是因为它“漫”的大胆,为了实现这一主题,它全方位的保持了自己的小清新。
首先《漫游记》的节目形式设置相对简单,观众再也不用怼在屏幕前,试图搞懂节目中出现的多种游戏规则了。实际上,从钟汉良和郭麒麟出机场的那一刻,他们便处在了一种自由随性的氛围之下。在随后的整期节目中,几乎做到了与工作人员的零交流:自己制定出行计划和游览方略,自己决定出行方式和食宿,实现了无任务、无游戏、无经费限制。
当然,看起来嘉宾花的都是自己的钱。
其次是画面,作为一档主打“旅游”的综艺,养眼的风光自然成了重中之重。《漫游记》将旅行的第一站放在了欧洲东南部的克罗地亚。充满浓郁欧洲风格的建筑群、成群飞翔的海鸥、古老的大教堂和中世纪街道等美景充斥着观众的眼球,随手一截都是可做屏保的精美壁纸,让观众在舒适的画面中沉醉。
同样让观众感到舒适的还有两位常驻嘉宾,在如今以明星为“主菜”的综艺大势下,哪个综艺没有一两个广受争议的人设,都不好意思上热搜。尤其是四五十岁的中年男艺人更是成为立“争议人设”的重灾区,但《漫游记》在这一点上没有跟风。
常驻嘉宾钟汉良比郭麒麟年长22岁,只比郭德纲小1岁。当这样一对“老少”组合一同出国漫游,分分钟能够让观众脑补出一场大戏,步入中年的钟汉良似乎也是“油腻人设”的最好人选。
事实上,在旅游前节目组对二人的访谈中也能看出,他们的思维观念完全不同。
钟汉良想要一个与自己性格不同的旅伴,在旅行的过程中达到互补;而郭麒麟则希望对方与自己的步调一致,可以省去很多磨合。这样的组合自然看点十足,观众期待能够看到他们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果不其然,旅途第一天,钟汉良和郭麒麟的习惯差异便体现出来,睡懒觉的郭麒麟先是让钟汉良在餐厅苦等半个小时,而后还将自己晚起的原因归为“没有吃早餐的习惯”。
在之后的午餐中,郭麒麟却展现出了自己“大胃王”的一面,这样的饮食习惯在自律的钟汉良眼中自然极其不健康,但他并没有以一个长辈的姿态去对郭麒麟进行说教,更没有炫耀自己健康的生活方式,只是用微笑表示了自己的惊讶。
在整个旅途中,钟汉良对郭麒麟极为照顾。为了二人的旅途更为完美,光笔记就做了满满的几页纸。只是因为郭麒麟在车上的随口一句“想去看日落”,行程中就多了一条“驱车三小时去看日落”。而郭麒麟,则更符合现代一部分年轻人的旅游观:随心而动,随性而为。
除了上述特点之外,《漫游记》在“散文体”方面也做得较为出色,它将“花字”这一综艺法宝的使用率降低,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散文体的长句感悟,配合上旅途中的美景,不仅不矫情做作,反而更添美感。
由此可见,无论形式还是内容,《漫游记》都称得上是一档真正“慢”下来的综艺。不过,这种“慢”是现在的观众所喜欢的吗?
“慢”到极致是平庸?
观众希望看到目前的综艺节目褪去浮躁,露出最本真的一面。但同时,又往往对这种没有“爆点”的综艺缺乏耐心。
当没有了游戏和任务,没有了强立的“争议人设”,《漫游记》第一期中所触及到的冲突点也只是两位嘉宾年龄差距带来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上的反差,而且由于二人的相互体谅和相互理解,这些冲突点瞬间被化为无形。
但这才是真实生活的常态,《漫游记》勇敢的地方就在于,它真真切切地将这一部分无聊的真实展现了出来。
在第一期节目的尾声,钟汉良、郭麒麟和飞行嘉宾李晨在海边聊天,此时录制还未结束,在短暂的沉默之后,李晨突然问郭麒麟:“相声有没有现挂(即兴发挥)?”
在旅途中的异国他乡,在景色优美的海边,他们没有任何征兆地聊起了这个话题,好像在聊相声,又好像在讨论他们正在参演的综艺本身。
这一略显尴尬的场景恰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漫游记》的处境,当传统综艺的套路被抛弃,当嘉宾在综艺中的话术台本失效,留给观众的是一种真实的凌乱和不知所措,这或许也是节目在创新路上必经的一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