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已经开启,选择了卢沟桥,作为新年首跑。
卢沟桥,距离“八宝山”不足十公里,但已经处于北京的远郊——宛平城,虽然靠近园博园——有点荒凉,因新冠被困北京期间,曾经往返跑过一次半马,但不是往返卢沟桥。
明末崇祯年间,为防范李自成所带领的农民军进击京师,朝廷命御马监太监武俊于公元1638年-1640年主持修建此城。城居永定河东岸,正临卢沟桥,直扼京畿咽喉要道。
宛平城作为卫城,形制结构与普通城池不同,城内初始并无一般县城的大街、小巷、市场、钟鼓楼等 设施,并仅设东西两座城门,东为“顺治门”,西为“永昌门”(清代改为“威严门”),全城东西长640米,南北宽320米,总面积20.8万平方米,但“局制虽小,而崇墉百雉,俨若雄关”。
明清期间及民国初期,宛平城均在宛平县辖区内,但非县治所在地,而宛平县作为京师附廓两县(另有大兴县,今北京市大兴区)之一,为京师属地(北平府、顺天府、京兆地方)。1928年,废除京兆地方,设置北平市,宛平县划归河北省,其县署由北京城内迁到拱极城,自此改称宛平城,并成为县治所在地。
宛平县原北京市属县,1952年撤销县的建置,今北京西城区、丰台区、石景山区、海淀区、门头沟区之全部或大部都曾为原宛平县辖。
商末西周,地隶属蓟国,蓟都于蓟城。公元前七世纪,燕国并蓟国,都于蓟城。秦于蓟城设置蓟县。
唐建中二年(781年)析蓟县设置幽都县。 辽开泰元年(1012年)改幽都县为宛平县。宛平之名,取《释名》“燕,宛也,宛然以平之义。”
金贞元元年(1153年)定都中都。宛平县与大兴县同为中都大兴府的管辖县;宛平县辖西部,大兴县辖东部。元初,废弃中都旧城,在其东北郊建大都城,为首都。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废除大兴府,置大都路,宛平、大兴仍 为其的管辖县。
明初隶属北平府,永乐元年(1403年)以后至清代,宛平、大兴为北京顺天府的管辖县,宛平县辖城中轴线以西至西郊部分,宛平公署所在地明属积庆坊。清属正黄旗,即今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东官房中国妇联干部 学院处。
1914年,隶属京兆地方。1928年,废京兆地方设置北平市,宛平县改隶属河北省,第二年,县属由市内迁至卢沟桥拱极城,即宛平县城。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县治迁往长辛店。
长辛店,是从“常新店”谐音而得的, 位于永定河西岸的卢沟桥畔,距天安门仅19公里,是西南距京城最近的乡镇,也是西南进京的必经要道。
明清时期,沿卢沟桥桥东以南至现在的长辛店以北,酒肆林立、车水马龙。这里是京城官员出京和外埠官员进京及各地商人歇脚之地。因为这块地界多大的官都住过,所以店家几乎天天是清水泼街,总给人一种气象一新的感觉,俗称“客有常来,店要常新”,于是地名也被叫成了“常新店”。但不管怎么说,“常新”也只能崭新一段时间,不能永远“常新”下去,后来就被谐音为“长辛店”了。
古时,北京小平原与华北大平原之间水网密布,河泊众多,沼泽散布其间,纵横交错,因而造成人马劳苦,车履难行,交通十分困难,成为南北交通的严重障碍。从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到达北京小平原,只有沿太行山东麓山间的台地北上,才能顺利到达。而进入北京小平原之前,必须经过永定河上的渡口(卢沟桥建立之前)这唯一的通路,别无他择。随着南北交流的日益频繁,古老的渡口,也就是后来的卢沟桥,成为南北交通的重要枢纽。而渡河的前一站就是长辛店。
宛平县城,不大,绕行一圈不是问题,可现在小区的围墙,借用了部分古城墙,以至于无法在宛平画一个圈。
既来之则安之,整个宛平城只有一条主街,从威严门进,步行至顺治门,在地摊上花十元钱买了一大包爆米花,与女儿共享。
爆米花,对我是一种儿时的记忆,有一种不一样的味道,可女儿并不好奇——对她而言,就是不一样的“萨其马”。
卢沟桥,虽已被列入文物保护区,倒是可以慢跑,但不允许女儿骑车进入景区,只好改成漫步——像普通游客一样。
卢沟桥,亦称芦沟桥,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古老的石造联拱桥。
金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五月,金世宗决定修建卢沟桥。不过当时尚未动工,金世宗就在第二年年初病逝了。
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六月,卢沟桥始建。
金明昌三年三月十一日(1192年4月24日),卢沟桥建成。金章宗定名“广利”,因跨芦沟河(即永定河),改名为芦沟桥。
以后历代,又多次重修,其中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卢沟桥重修,康熙命在桥西头立碑,记述重修卢沟桥事。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卢沟桥建亭刻碑,将乾隆帝手书“卢沟晓月”四字刻碑立于桥头。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清光绪帝死后,殡葬于河北省易县西陵,须通过此桥。由于桥面窄,只好将桥两旁石栏临时拆除,在两侧添搭木桥,以便顺利通过棺椁。事后,又将石栏照原样恢复。
卢沟桥全长266.5米(桥身213.5米,两端雁翅各26.675米),桥两侧雁翅桥面呈喇叭口状,入口处宽32米,桥身总宽9.3米(含地袱、仰天和栏杆),桥面宽7.5米。有桥墩10座,共11个桥孔,全以白石建造。桥身、拱、桥墩以腰铁牢固,桥墩呈船形,迎水面砌作分水尖,尖端加装三角铁柱,称“斩凌剑”,以抗御洪水和春冰。东西两端拱券各11.5米,中间拱券13. 42米。中心主桥孔跨度21.6米,余孔渐收,近岸孔跨度约16米。
桥面的大理石护栏,是由281根望柱和279块栏板交替组成的。南侧望柱141根,栏板140块;北侧望柱140根,栏板1.39块。
卢沟桥望柱和栏板石迎面雕有精美的花卉图案,望柱项端各雕有一头大石狮,在其头上、足下或胸前背后又雕有一些小石狮,因其数多,且小狮子多雕于隐蔽处,故明代即有“卢沟桥的狮子一数不清”的歇后语。
金元时期的石狮身躯比较瘦长,狮子头比例特别大,显得脑袋大,面部较窄,嘴巴上翘,下巴不丰满,嘴部微微张开,但总体上雕刻的狮嘴中间不掏空,类似一种假的张开。腿也特别短,前腿上还有些鳞状的盔甲纹。头上卷毛不甚高凸,全神贯注,颈部系带飘逸。头前挂一个小铃。这些都是金元时期狮子的特征。
明代的石狮身躯稍微粗短,或足踏绣球,或足踏小狮,或身上有小狮。狮子嘴部张开,舌头向上舔着,嘴方且大,中间是空的。清代的石狮突胸张嘴,雕刻细腻,身上间有小狮,颈下有一宽大的系带,卷毛非常髙凸。雕刻的纹路比较深,神情的表现主要在脸部,眼睛拉长,眯缝着眼。这时候的狮子应该说不像以前那么凶猛。雕工精细,身上的花纹包括铃铛上的花纹都刻得相当细。
清末至新中国成立前的石狮外表甚新,雕刻比较粗陋,狮子后头卷发变大了,以前都是九圈十圈,现在就一圈两圈。狮嘴、鼻子、眼睛不刻那么深了,明显很随意的,没有什么比例。所用石质颜色不。这些雕刻上的变化,反映出这个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等方面处于动荡和萧条之中。
新中国成立之后,对卢沟桥的石狮子进行了多次大修或翻修。但是在修缮时没有按照原来的数据去翻刻。石料选择的标准也不同,有好有坏,参差不齐。总体来说,卢沟桥上的501个石狮子历经金、元、明、清、民国、新中国各个时期的修补,融汇了各个时期的艺术特征,成为一座自金代以来历朝石雕艺术的博物馆。
十年之前,曾经带女儿来过卢沟桥,目的就是让女儿数一下桥上的狮子,可那时的她只对石板路有感觉——不一样的光滑地面。
此次卢沟桥之行,还特意带了微单相机,计划把所有的狮子都拍一遍,可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狮子太多了!
宛平城不大,卢沟桥不长,以至于“半马”计划泡汤,仅仅完成了13公里。
无论是宛平城、还是卢沟桥,都因“七七事变”而扬名,离开之前,特意拍摄了部分城墙上的弹孔痕迹。
牛恒刚:2021年1月2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