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有城市的热闹,乡村有乡村的寂寥,即便相隔千万里,也总会有人时不时在两地奔跑。与多数建在地级市乡镇以下的小村比,也有很多毗邻大城市的村子,它们的面貌往往别具一格。像在湖北武汉蔡甸区军山街道鄂江左线近通顺河段就有一座洪海村,它四周被通顺河与湖泊包围,独立在郊区四环线外长江边,且本身仅有一条主路贯穿村落,遍布低矮民房,充满老旧回忆。
由于位置实在太偏僻,所以即便说上姓名和地址,估计大多数人也找不到地方。实际上,对于洪海村而言,在最近的交通主干道通顺大道未贯通之前,只有一条传统的鄂江左线路绕着村子而过,其余位置则被湖泊和通顺河所阻隔。本地人出去,外地人进来,都要绕行鄂江左,走相当长的一段路程。而现在,因为通顺大道的贯通,马路路况拓展修复,基本上开着小车走汉阳和蔡甸的龙阳大道、东风大道,在枫树三路处转到通顺大道,再在龙灵山公园口子处的小路进村,绕行路线大大减少。
也因为通顺大道和龙灵山公园的规划建成,直接将洪海村的定位拔高了不知道多少,再走鄂江左,过通顺河黄陵闸口,进村子,效率提升,感受更加畅快。不过,周围环境变化是变化,但洪海村的颜值,似乎一如既往,还是矗立在通顺河边,周围的湖泊范围还是那么大,包括进村的马路也是老样子。这座独立于世的小村,仍然带着些许水乡特色,又有唯一的马路拓展开来,甚至临马路左右两边的平房也没有多大改变。水泥路铺平,零星的行道树种植,带着几块树茵和田地,民房挤在一起,前门后院,水光浮影,恍惚不已。
沿鄂江左东段的入口到村子里,看到小路两边,除了狭窄的滩涂外,不远处全是水面。南边的是通顺河,北边的是湖泊水塘,水质不错,缓慢流淌。岸边滩涂处有种植的芦苇和菱白,也有黄豆和果蔬,面积不大。向西看去,村子的一角露出在树林边,小路蜿蜒至灌木丛里,消失不见,一直要顺着路段慢慢走才能看到近90度的转弯。走到村口,才看到是一块小三角形的边缘地带,建了一座两层民房,前面还有一个菜园,种了几棵桃树,长势良好。
到这里算是进了村里,路面被全新修正过,主要是路基下加了石头,还拓宽了半个车道的宽度。以此为起点,小路笔直向西,呈主轴路线,左右两边是民房,临马路建设,严格区分。房屋后面是空地,也有种了果蔬园的,也有挖成空地的,还有直接接驳水平面的,比较复杂。不过,随着走到村子里,两边民房的区域越来越大,开始构成了横纵分区的小路和巷子,村子的规模明显逐渐在变大。临江临河临水的村子,也能表现出厚重感来,穿行在这一条小路上,开始觉得有热闹的氛围了。
走到村中央,虽然马路还是一条主路延伸,但两边的民房变化较大。有老旧的一层楼房子,看着无人居住,也打扫一新,门前的空地还很大,铺着密集的砂石,上面架出几个桩子,似乎是做晾晒用的。与老房子为邻的是几栋三四层的红砖房,红砖红瓦,铝合金门窗,外墙上看得到钢筋混凝土的主梁,看着建设的年代,估计也有十年以上。以这一排房屋为参照点,南北间隙里还空出了巷子,虽然宽度有限,但放眼望去,里面至少还建了三四排房屋,住的人不在少数。
继续往村里走,主轴马路上热闹的氛围越来越浓。比如这边连续出现了几座商铺,第一间是副食店,门面只有一层,红砖红瓦,门前是泥沙平地,干涸整洁,大门敞开。外墙上用笔刷了一个“商店”字样,里面坐了围桌,打牌的人正玩得起劲。为邻的是一家五金店,店面不大,柜台上摆满了器件,里面同样摆了一桌麻将。顺着向前走,这边还有一座门诊室,门前的空地铺了水泥,还有几张空的椅子,大门边上的牌子上标注的信息很具体:开发区洪海村卫生室。
沿着卫生室再向西走,很快就看到路尽头的村口。这边有一座大的红房子,看布局似乎是仓库,大门和窗户紧闭,大概已经“废弃”。门前空地上建了几处体育器材,成为村民的公共锻炼处,还有几辆车停在旁边,稍微带出了一点违和感。想到很多年前,小编其实来过这座洪海村,那时候的记忆,全是坐船垂钓的印象,再就是在二楼楼顶打地铺,晚上吹风听通顺河流水的声音。一晃十多年过去,洪海村似乎还是老样子,充满安静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