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河道五纵五横、131条水体交织穿梭,浓郁的田园风光赋予了川沙新镇连民村灵动秀丽的独特气质。而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连民村依托特色民宿发展休闲旅游产业,进一步描绘出“水乡花村,宿游连民”的美丽画卷,同时促进了村民共同富裕,幸福感不断提升。
“政府为我们办了大实事”
“以后集中居住拿安置房的话,就在六灶小区里,到时候可以选低层,进出也比较方便。”7月11日上午,顶着烈日,连民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施晓明与村干部金卫华来到村民金老伯家中,征询他对农民集中居住的想法。
今年,连民村有6户村民被纳入农民集中居住范围。近段时间,村委工作人员不时上门征询意见,为他们讲解农民集中居住的相关政策。
金老伯告诉小布,自己与老伴在村里住了39年,老宅年久失修,老两口一直盼着能改善居住环境。“要是能搬到新房子去,那就再好不过了,政府为我们办了大实事。”他说。
连民村全域面积4.62平方公里,是川沙新镇最大的行政村,居住着1700余户村民。不过,连民村村委会只有10名工作人员,承担着全村大大小小的事务。在村党总支的领导下,村委会始终以“心连民”为准则,把广大村民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为民办实事。
金卫华介绍,连民村从2019年起连续四年开展农民集中居住工作,已有145户村民完成了搬迁,住进了新家。而在距离金老伯家不远处,一台挖掘机正在去年完成集中搬迁的区域作业,复垦后的土地将建设成为高标准的蔬菜基地。
还耕的农田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将成为村集体经济收入的一部分。“我们把这些土地承包给村里的家庭农场,租金收入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的一项来源。”施晓明告诉小布。
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针对以往“杂、小、散”的农业发展状况,连民村村委会借助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等工作,理清水、田、林底版,形成绵延成片近500亩的田园空间,并在此基础上主动对接领军企业,探索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据施晓明介绍,在一产方面,村委会对接引进了“乓乓响”公司,与连民村农业合作社共同组成生鲜产业联合体,通过提高农产品收购价、销售利润反哺等措施,让连民村经济合作社和农户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
此外,村委会还与援疆企业闽龙实业合作,打造了新疆玫瑰种植基地,并结合本土玫瑰精油生产、加工、展示、体验,在村里深挖玫瑰花的高附加值开发。2017年取得上海市特种行业民宿类01号许可证的宿於民宿,则成为连民村开发乡村旅游度假产品的首个成功案例。
一系列举措,激活了乡村有机体的造血功能。村民符金龙就是直接受益人之一。2016年,他把家里闲置的一幢民房租给宿於民宿,租期15年,租金每两年增长10%。如今,房子装修得更好了,符金龙的口袋也鼓起来了,“生活一年比一年好了。”
据悉,自从连民村启动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以来,已为村民累计带来房租收入1500余万元,年均就业收入350余万元,农产品销售和采摘体验收入近40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从2015年的2.03万元上升到了现在的3.58万元。
乡村发展有了新动能和新活力
连民村村民的幸福感,不仅仅在于收入的增加,还有村容村貌的改善以及办事的便利。据悉,连民村成立了“示范村建设先锋队”,集中处理村民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还重点推动了“四好农村路”建设、亮灯工程、停车场、垃圾厢房改造等项目,让村庄变得更加宜居。
依托“家门口”服务体系建设,连民村村委会以8个家门口服务点为基础,全力打造服务村民的功能性平台。不久前,村民陆先生收到村委工作人员发来的信息,帮助母亲申请了残疾证:“他们提前告诉我要带哪些材料,跑了一趟就申请好了。”
与此同时,村委会还通过村规民约和各项微制度,让村民成为主人翁,形成乡村振兴的强大聚合力和推动力。在村民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下,曾经略显杂乱的田园显现出“漠漠水田飞白鹭”的风光,村落四季有景,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乡居住、就业创业,为乡村增添了发展动能和生机活力。
连民村村委工作人员傅聪就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2013年退伍后,回来为家乡的发展出力。“看着家乡面貌越来越好,产业也越来越壮大,我们都感到特别自豪,今后也会更加努力,让家乡发展更上一层楼。”
2020年,连民村成功创建“上海市乡村振兴示范村”。近日,连民村村民委员会也被授予“上海市乡村振兴先进集体”称号。施晓明表示,连民村村委会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维护村民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为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文字:沈馨艺
摄影:陆杰 邱荣伟
编辑:朱胜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