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 | 大雄
全文2661字
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不要玩游戏!”
“不能吃零食"
“不可以爬那么高"
……
“不行”“不要”“不可以”是父母在带娃时最常挂在嘴边的警告词。
然而,这样的否定句说得多了,孩子不一定总是愿意配合,有时候甚至会招致更多的问题。
我们后台经常收到一些妈妈的抱怨:孩子越长大越难带。
其实,孩子的不听话,有时候问题就出在父母的表达上,与孩子沟通时只要你用对语言,效果就会大不相同。
01
“不可以”为什么不管用?
- 总说“不可以”,反而会成为一种暗示
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丹尼尔 · 魏格纳曾经做过一个实验。
实验要求:测试者可以随便想象任何东西,但是不要想象白色的熊。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越是要求不要想,测试者内心的白熊形象越是不断浮现,而且越来越清晰。
这个实验很恰当地解释了为什么有时候我们越不允许孩子做某件事,孩子往往越会做,越会想。
对孩子而言,大人禁止的事情就是那只白熊,说得多了,孩子潜意识里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件事情上。
因为每个人潜意识都习惯忽略否定的词汇,你对孩子说“不要跑”,孩子反而无法放弃对“跑”的关注,而且这个念头会比以前更难以克制。
让换句话说,当我们说“不要那样做”时,我们其实是在暗示孩子就那样做吧。
比如孩子正在接水,你反复告诉他:“不要打翻”,孩子的脑海中反而勾勒起“打翻东西”的场景,一紧张,杯子可能真的被打翻了。
所以,很多时候,家长的“不可以”不仅无用,反而成为一种暗示,强化了孩子的行为。
2.总说“不可以”反而会激发孩子好奇心
除了白熊效应,心理学上还有一个名词能解释“不可以”为什么不管用,那就是“禁果效应”,它指的是越禁忌的事物,越是散发着诱惑的气息;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让人充满渴望,也就是所谓的“不禁不为”、“愈禁愈为”。
在孩子身上的表现为:好奇+叛逆。
在某档脱口秀节目中,嘉宾呼兰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小时候,妈妈不让他看电视,妈妈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摸摸电视烫不烫,最后索性背着遥控器去上班。
然而禁止即诱惑,这让呼兰对电视的渴望更深了,他跑到电器城配了一个遥控器,偷偷看电视,怕被妈妈发现,甚至背着遥控器上学。
不管大人还是小孩,对一件事情最为渴望的时候,就是求而不得的时候。
当我们总对孩子说“不行”、“不可以”,越容易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
很多父母明令禁止孩子玩手机,导致孩子对手机抱有高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一旦有机会接触到手机,争分夺秒、废寝忘食地玩。
当家长的禁止越粗暴、越密不透风,孩子的兴趣也越强。
3.总说“不可以”让亲子之间陷入权力之争
美国现代实践派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在《孩子•挑战》一书中写道: 不论什么时候,当我们命令或者强迫孩子做事情,就会导致权力之争。
作者在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妈妈听到厨房有动静,过去一看,发现四岁的拉里站在厨房台面上,正伸手拿高处柜子里的糖果。
妈妈把他抱下来:“不能吃糖!马上要吃午饭了。”
拉里:“我就要现在吃!”
“不行,拉里,我现在就开始做午饭。”
拉里尖叫道:“我要吃糖!”
“拉里,请注意你的行为。”
拉里开始躺在地上耍赖,妈妈生气极了说:“你是不是想让我揍你?不准再撒野了!”
“我恨你!我恨你!”
“拉里,不可以这样说话!”
然而拉里根本听不进去妈妈的话,接着撒泼哭闹。
无奈之下,妈妈妥协了:“别再闹了,给你吧!只能吃一块,不要再叫了!”
拉里慢慢平息下来,从妈妈手里拿过糖。
拉里赢了这场权力战争,并且强化了对自己权力的认知。
这个过程中,妈妈试图用“不可以”来证明自己的权威,孩子则希望通过妈妈的妥协,证明妈妈是爱自己的。
最后,妈妈口中的“你不要”和孩子行为上“我偏要”成为每天都会上演的权利之争。
当孩子像拉里一样用办法“击败”了妈妈,接下来的养育之路,就是一场权力之争不断持续的状态,如果妈妈下一次不妥协,哭闹就升级。
这成为很多家庭的常态,正如鲁道夫所说:当你试图强迫孩子按照你的话去做,孩子则想要表现谁才是真正的老板。
而这就是禁止带来的反作用力。
02
怎样对孩子说“不”才管用?
说完了原因,我们再来聊聊对策。
第一,尽量减少说“不可以”的次数
“不可以”不是不能说,而是要注意频率。
太多的“不可以”限制了孩子探索世界,孩子天生就对世界充满好奇,禁令太多,容易打断孩子的观察和思考。
而且在生活中你会发现:同样的话说的越多,孩子越不当回事儿。
因为孩子持续受到某种强烈的刺激后,孩子心理就产生“抗体”了,这也是很多孩子越来越不听话的根本原因。
即使你的提醒是好意,一旦过量,就会使其变质。
所以教育孩子时,比较合理的方式是抓大放小,在安全、道德和规则之内,尽量满足孩子的探索需求。
在那些需要父母提醒的事情上,态度可以严厉,但要克服自己的说教欲,点到为止。
第二,给孩子有限的选择
家长的“不可以”常常不被孩子所接受,是因为孩子感受到自己不被尊重,被控制感让他开始叛逆。
这个时候,我们想要利用一些“套路”让孩子感受到尊重,最好的方法就是给孩子有限的选择:选A还是B,让孩子自己决定。
这种方法尤其适合6岁以下的小朋友。
“你是自己盛饭还是我给你盛?”
“你是现在关电视,还是过10分钟关?”
“在客厅画画会弄脏地毯,你可以在厨房或者自己的房间去画,你自己选”
有限的选择是比直接命令更加温柔,巧妙地避开了亲子之战,孩子会有自己做主的感觉,从而做出父母期望的行为。
当然,有时候孩子会不配合,比如他说好只玩15分钟手机,结束之后耍赖想要接着玩,这个时候,我们也不用过于生气,孩子哭也好,闹也好,大人只需安静地保持坚定的态度,孩子就能感受到父母是说话算数的,一旦他探索到了行为的边界,下次就不会百般乞求了。
所有规则的执行,早期都需要父母坚定的态度。
第三,把“不可以”换成“可以”
少说“不可以”,不是说我们要纵容孩子,而是比起否定句式,可以使用积极的语言,多用正面的引导。
比如,我们可以把“不可以”换成“可以”,举个简单例子,下面两种表达,哪一种更会被孩子所接受:
1.“玩具不可以乱放!”
2.“玩具乱放容易弄丢,你可以放在柜子里,下次玩就不会找不到了。”
大部分的孩子会选择第二种,在这句话中,父母只是平静地描述了问题,并为孩子指明了一条可改正的道路,明确告诉孩子“你可以做什么”,孩子从中得到的是正面的、积极的信息。
然而,如果妈妈总是用“不要”“不可以”反复提醒孩子,比起心甘情愿地配合,更多的是厌烦和抵触。
同样的,下面这些话,你都可以换一种表达:
“不要跑”换成“慢慢走”
“不要在墙上画画!”换成:“你可以在纸上画画”
“不要坐在地上”换成“坐到沙发上去。”
“不要大吼大叫!”换成:“你这样说话妈妈不明白,好好说妈妈认真听着呢!”
这种直接的表达更方便让孩子们理解指令,减少孩子和我们的对抗。
“不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的是限制、命令和危险,“可以”则让孩子感受到了自由和主动。
想让孩子合作,父母需要率先有合作的态度,把否定句说成肯定句,也许,比你想象中的要管用得多。
END
本文来源|转载于钱志亮工作室(ID: qzlzgs)
本文作者|钱志亮,北京师范大学教学名师。专注于特殊教育、家庭教育、幼儿教育领域。著有《入学早知道》《科学的早期教育》《急用先学的140个汉字》等。
插画设计|在在
责任编辑|王佳实
更多精彩资讯,请点击阅读原文,下载中国教育报APP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