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黛瓦粉墙
比较法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
把成都的宽窄巷子与上海新天地作个比较,你会发觉它们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历史文化街区,都经过以旧整旧的旧城改造,改造后都成为瞩目的地标,凸现人文观光和旅游商业的功能和价值。
新天地是石库门,宽窄巷子两旁是四合院,都没有鳞次栉比、连绵的店铺。宽窄巷子还让人联想起北方的胡同,北方胡同里的四合院是烟火人家,宽窄巷子里的却是店铺。
宽窄巷子由东南走向西北的三条平行巷子组成,从北向南依次是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
宽巷子、窄巷子两旁是院子,井巷子的一边是墙,它是一条半爿街。
门和墙是街面的主要部分,当然这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保持清末民国时期的传统风貌,又不乏时尚。
四合院是宽窄巷子闲逛的主要场所,经过石狮子守护的门,登堂入室进店铺。
庭院深深,有着“曲径通幽处”的意趣,又能激发游客的好奇心与窥视欲。
宽窄巷子当年是为清八旗建的兵营,仿照的是北京胡同的形制。当年就叫胡同,如今青砖墙,雕花板壁,整旧如旧。
传统,穿越时间的长河依然被人接受,最好的做法是守旧,这才是文化传承和保护的本分。
本地化,是个容易的选项。接地气,则需要“淡泊“”致远”的信仰和勇气。
清末民国的都很有范,特别适合拍照。各式时尚,建筑、装饰、绿植、色彩,还有名字,等等。
“三块砖”土而有故事,让总理驻足的地方。三块砖就能起灶,满足一日三餐,这是百姓的生活。
听香、子非、宽坐、花间、中国红、群英荟、宽云窄雨、东情西韵……门楣匾额也时尚。
晚上的宽窄巷子最有人气。
宽窄巷子的胡同加四合院形制几百年里基本保持不变,但四合院其实已经川西化,更朴素、自由和轻盈。
宽窄巷子走的其实是近二十年来文游的套路,在城中心寻觅有故事又被“遗忘”的地方,翻修一片旧建筑几条老街巷,注入时尚元素,重现旧时市井生活……
当新的千篇一律不尽如我意,当旧的千篇一律又越发稀少,当往日的“经典”突然走出记忆,既惊又喜,触手可及,不确定的只是小火,还是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