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为人父母什么时候最开心最幸福,可能每个人的答案也有所不同,有的父母可能觉得看到孩子学有所成最开心,有些父母可能觉得看着孩子成家立业最开心,但小编却觉得为人父母,能够陪伴孩子健康成长,不错过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瞬间最幸福,最开心。
近日,湖北恩施的一位宝妈就分享了自己的幸福瞬间。
视频里一位宝妈正在院子内清扫下雨过后的积水,刚满一岁的小女儿竟然摇摇晃晃地学会了走路,并且还走出了家门。宝妈看到后又惊又喜,立马丢掉了扫帚,飞身上前抱起了女儿。
据宝妈介绍,这是小女儿第一次学会走路,摇摇晃晃的像一只小企鹅,自己当时看到后惊喜的不得了,但是又担心女儿摔倒于是急忙抱起女儿。以前把女儿放在屋内自己还能做一些家务,现在孩子已经学会走路就需要人寸步不离的看着了,虽然辛苦但是很开心。
看到这位宝妈分享的温馨一幕,很多有过经验的宝爸宝妈都纷纷表示感同身受,看到宝宝第一次学会走路,摇摇晃晃走向自己的那一刻,简直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我们都知道宝宝刚出生的时候是不会走路的,学走路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经历,对孩子的成长发育至关重要,那么在宝宝学站、学走路的阶段宝爸宝妈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一、不勉强、不拒绝
每个宝宝成长发育的进度不同,有些孩子可能8个月就会走路了,而有些宝宝1岁还不会走路,家长要以孩子的自身情况为准,不可勉强宝宝过早开始学站、学走路,否则很有影响宝宝的骨骼发育。
当宝宝经过一段时间的爬行,开始自己摸索着站起来、扶走的时候,说明宝宝做好了准备,这时候家长也不要因为担心而拒绝让宝宝学走路,只要在身边保护好宝宝就好了。
二、不用学步车
宝宝开始学站、学走路的阶段,不少家长都会给宝宝准备一辆学步车,因为觉得学步车有4个轮子,宝宝坐在上面既不会摔倒,还能锻炼走路的能力。
实际上宝宝在学步车内经常踮脚或者倒退行走,用力的方式不对,不仅容易导致宝宝胯骨生长畸形,还容易导致宝宝形成外八、罗圈腿等错误的走路方式。更有研究表明,经常使用学步车的宝宝无法掌握好平衡,会不适用学步车的宝宝要晚一两个月学会走路。
三、不盲目不攀比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宝宝学会独立行走的时间约从12-18个月,可见不同的宝宝个体之间的差异。家长平时不要把宝宝和其他的孩子做对比,担心宝宝还没学会走路是不是不正常或者不如人,只要宝宝平时爬行活跃,并且精神状态良好,一般都没有问题。
并且宝宝刚开始学走路时,腿部尚未完全发育,姿势有些内八也是正常的,随着宝宝逐渐长大会自行改正。身为父母,只要给宝宝创造一个安全的空间,每天为宝宝补充维生素D即可。
那么当宝宝出现什么异常情况时,需要就医呢?
1、双腿不对称、双下肢不等长;
2、双脚无力,超过1岁仍无法扶站或者1岁6个月后扔无法独立行走;
3、一只脚或者双脚出现马蹄内翻
当宝宝出现以上症状时,家长需要尽快带孩子就医。
四、家长可以做些什么协助宝宝学走路呢?
1、给宝宝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
宝宝最初学站、学走路的时候一般都会经历一个扶的过程,宝宝会借助身边一个可以依靠的东西。因此为了确保宝宝的安全,家长要提前排除家里的安全隐患,比如插线板、易碎品、容易倾倒的橱柜等,并且给茶几、桌子等边角加上防撞条。
2、给宝宝准备合适的学步推车
和学步车不同,学步推车是宝宝靠手推着小车前进,宝宝需要自己主导方向,可以锻炼宝宝的平衡能力、手部和腿部的力量。家长在选购的时候要注意选择有可推动的把手,并且有一定重量的,确保宝宝在拉着站起的时候不会摔倒。
3、学走之前先学蹲
不少家长在宝宝学走路的时候都不敢轻易放手,因为担心宝宝摔倒受伤。其实在宝宝学步初期,家长可以教宝宝先学会蹲。蹲这个动作不仅可以加强宝宝臀部和大腿的肌肉,还可以让宝宝学会转移重心,感觉要摔倒的时候一屁股坐下,学会保护自己。
不管是学站还是学走路,对于宝宝来说都是全新的体验,宝宝难免会感到害怕,这时候就需要家长多鼓励孩子,肯定孩子的每一个小小进步,引导孩子步步向前。
简而言之相信孩子,学会放手,孩子的学习能力超乎我们的想象,总能给我们意外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