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白洋淀深处一景。(资料图) 韩冰 摄
(雄安新区5周年)白洋淀人眼中的“华北明珠”:再回“梦中水乡”
中新网雄安4月8日电 (赵丹媚 崔涛)4月的白洋淀,碧波荡漾,水鸟低飞,伴着徐徐清风,蒲草摇曳,野生芦苇也渐渐冒出新绿……谈起雄安新区设立以来白洋淀的变化,在此间观测鸟类长达18年的雄安新区安新县自然资源局湿地管理中心工作人员齐明感慨万千。
被誉为“华北明珠”的白洋淀是中国华北地区最大的湿地生态系统,也是野生鸟类在华北中部的重要栖息地。“新区设立前,白洋淀野生鸟类记录共有206种,现在增加到230种,各种迁徙候鸟在白洋淀停留的时间越来越长。”齐明站在白洋淀藻苲淀的府河河口湿地,谈起白洋淀鸟类如数家珍。
野生鸟类被称为地方生态系统的“晴雨表”、“环评师”。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看,齐明表示,野生鸟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维系了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更保护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白洋淀“放鹰人”准备前往白洋淀景区为游客进行鱼鹰捕鱼表演。(资料图) 韩冰 摄
“白洋淀每一个新增鸟种的记录,都能反映出白洋淀生态环境的好转。”齐明说,特别是这两年观测到在此栖息甚至越冬的骨顶鸡已达两三万只,“去年春天,一个有600多只天鹅的天鹅群在这生活了一个多月,这是近十几年出现过的最大的天鹅群”。
“咱们现在所在的这片区域以前都能走车。”谈话间,远处成群的野生鸬鹚从水面飞过。齐明笑称,藻苲淀很多区域曾一度因干涸成了农田,如今成千上万的鸟群在此长期栖息,就是对当地生态环境最好的验证和反馈。
据雄安新区管委会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吴海梅介绍,近年来,河北统筹黄河水、长江水和水库水,累计向白洋淀补水28亿立方米,淀区面积由170多平方公里恢复至275平方公里左右,水位稳定在6.5米到7米,恢复了“华北之肾”功能。
作为在白洋淀长大的淀里人,齐明印象最深的是小时候和伙伴在淀里划船、游泳,渴了就摘一片荷叶围成碗,舀淀里的水喝。
当地居民正在晾晒从淀里采摘的荷叶。(资料图) 韩冰 摄
和齐明有着同样童年的还有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芦苇画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河北省人大代表杨丙军。
“我是喝着白洋淀水长大的,对白洋淀的感情非常深。”今年56岁的杨丙军说起对白洋淀最深刻的记忆,是小时候跟哥哥划船到淀里捕鱼或收芦苇,渔网带起的水珠与天空飘落的雨滴交汇在清澈的水面上,颇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意境。
“作为当地人,新区的设立是我们难得的机遇。”杨丙军说,祖辈一直沿袭“男渔女织”的生产生活方式,但受湖体地形、气候变化、人类生产等因素影响,20世纪80年代,白洋淀干淀等问题频发。
此后,中国实施“引黄济淀”等系列措施为白洋淀补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作为河北省人大代表,杨丙军非常关注白洋淀环境治理相关问题。因创作需要,他时常去白洋淀调研、采风,他发现“每年都能看到好的变化”。
“蓝绿”是雄安的底色,雄安新区设立以来,多种针对白洋淀的生态治理工作得以实施,生态水位日趋稳定,退耕还淀以及芦苇平衡收割等工程让白洋淀水面得以增加。同时,此间推进白洋淀78个村环境一体化治理项目,实现农村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全达标。数据显示,白洋淀水质自2019年起实现由Ⅴ类到全面Ⅳ类、局部Ⅲ类转变,2021年全淀水质达到Ⅲ类。
“白洋淀的水清了,各种鸟类都回来了。”杨丙军用一幅幅极具当地特色的芦苇画记录下如今的淀泊风光,同时再现“垂柳长堤绽新绿,明湖静浪起烟岚”的美景,让淀里人再回“梦中水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