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指出:“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
今年2月底,三坊七巷的福州标志性建筑马鞍墙出现在福州城市形象标识里。福建各地通过文旅融合助力历史街区保护,让老街区“活”在幸福的新城市,让老宅子重回美好的新生活。
“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在今年1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中,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与福州市台江区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福建省晋江市五店市传统文化旅游区入选,这是福建推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传承利用的生动注脚。
平衡文化业态和商业业态
各类文化特色空间遍布三坊七巷坊间巷尾。从北主入口进入三坊七巷,在东边第一条郎官巷口的福州软木画馆里,各式软木画创作技艺就会引发游客的声声惊叹,吸粉无数。“2021年7月,我们在相关部门和街区的支持下开馆以来,着力于为国家级非遗软木画技艺和软木画行业提供展示、交流、推广、宣传、销售的窗口。”福州软木画馆老板郭丽说。
“丰富而极具特色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资源,成为街区文化展示及创意开发的重要元素。”福州市三坊七巷保护开发运营有限公司经理叶小江介绍,三坊七巷街区注重业态规划先行,遵照《福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国有房产租赁管理办法》及《福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国有文物保护单位使用管理办法》,规范了历史文化街区业态准入门槛、退出机制、业态正负面清单。“我们将努力平衡好街区内的文化业态和商业业态,在做到保留文化特点、传承历史文化的同时,开展商业活动,为街区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他说。
截至目前,三坊七巷街区已入驻商户272家,其中文化、文创类业态占比超60%,各类非遗、中华老字号等商户53家,民宿客栈3家,形成集商街、文坊、俗巷、杂边为一体的发展格局。
“历史街区打造要权衡文化属性与商业属性的无缝契合,把握文化业态与商业业态的有机平衡。”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常委、民建福建省委主委吴志明认为,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其特有的街巷空间、建筑风貌,契合商业诉求;另一方面要为街区的在地文化、非遗资源等寻找激活和变现的窗口,互相赋能。为避免过度商业化,需秉持“文化为媒、商业是桥”的理念,以“历史文化+故事+场景体验”的方式,让文化“活”起来。
在地文化的当代价值转化
晋江五店市街区举办的特色传统文化活动吸引游客驻足 (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供图)
“老年人觉得怀旧、年轻人觉得时尚、华侨觉得乡土、晋江人觉得侨乡、外地人觉得闽南。”这是晋江市五店市传统文化旅游区营造的文化氛围。
在这个占地126亩的街区里,遍布着宗祠、寺庙、民居、商铺等红砖建筑130幢,其中,明清至民国时期的传统风貌建筑和西欧风格建筑81幢。五店市充分活化土生土长的闽南文化,展示传承高甲、木偶、南音、楹联、石刻等非遗,有“闽南文化新街口,晋江城市会客厅”之称。
截至2021年底,五店市接待游客2000余万人次,成为福建城市街区保护与利用的新标杆。
“五店市街区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正确处理工业化、城市化关系’和新型城镇化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重要指示精神的成果。”福建泉州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运营公司董事长林铅海表示。
“历史街区的发展应对其历史文化内涵、在地文化、非遗资源的纵深挖掘、科学提取与有效转化。”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文联副主席、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团长曾静萍提出,特色文化资源是街区打造的文化内核,高质量的文旅融合是文旅领域发展的助推器。
破题城市更新与保护的矛盾
“一要坚持保护优于发展,加大文物保护维修、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综合治理等方面的投入,防止过度商业化,真实还原和深入营造古风韵味,依靠原住民保护历史民俗,造福原住民,实现文化延续。二要实现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吴志明强调,在城市更新发展中,街区打造务必牢记“保护第一”的原则。
作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福州三坊七巷在保护发展与旅游休闲打造中形成了鲜明特点,坚守保护红线,活化历史文化;注重文化遗产保护、活化利用与社区发展、文旅产品开发与地方产业深度融合,打造主客共享的高品质和微服务特色街区。近年来,三坊七巷不断加快推陈出新,丰富文旅产品,推出“一季一主题”文化活动,举办坊巷音乐节等品牌IP活动,打造黄巷台湾主题巷,推出《寻梦·坊巷》等沉浸式体验产品。
晋江市五店市传统文化街区在保存传统街巷肌里格局的同时,引进现代产业经营模式,培育集聚艺术馆、书店、文创店、咖啡甜品店、民宿、酒吧等多元业态,打造成集传统文化展示、民俗体验、商务旅游、娱乐、美食品尝等为一体的旅游休闲目的地,很好地满足了本地居民和游客共享美好生活的需求。
“随着时代发展、生活条件改善、审美水平提高,当前,国潮正在复兴,更多年轻人喜欢传统文化。与此同时,随着智能时代到来,人们外出旅游时更追求宁静、沉淀。”曾静萍建议,要沉下心来研究当下人们的文旅消费需要,对在地文化进行有效转化,让旅游成为丰富身心的美好体验。
“对历史文化街区而言,开发是生产力,保护也是生产力。过度开发,没有主题性的规划,迁就地产、迎合商业,急功近利的建设,只会导致千城一面的同质化,失去历史文化传承的活力。”吴志明说。
记者:黄国勇
责编:李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