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是一种神经反射运动。引起人体排便反射的中枢包括骶髓排便中枢(低中枢)和大脑皮层的高中枢。高中枢控制低中枢。
一般当直肠内有100ml左右的粪便时,就会产生便意,当直肠内容物达到300ml左右时,就会出现强烈的排便。
冲动过程如下:当粪便进入直肠时,直肠肿胀间接刺激直肠末端的压力感受器,然后沿骶神经和腹下神经进入纤维进入排便中心(骶髓中心);中枢冲动沿盆腔神经副交感神经传播,导致结肠下降、乙状结肠、直肠收缩。
此时,肛门内括约肌反射放松,骶神经中枢的冲动通过骶神经和阴神经放松肛门外括约肌,形成肛门和直肠漏斗。
一旦条件允许,粪便就可以排出。正常情况下,排便反射由大脑皮层控制,即直肠扩张到骶神经中枢,上传到大脑皮层的更高中枢,引起排便。
一方面,来自大脑皮层的指令可以加强骶髓排便中心的活动;另一方面,它可以有意识地增加腹压,促进排便。
但如果排便环境不允许或故意中断排便,大脑皮层的冲动可以抑制骶髓排便中心的活动,加强外括约肌的收缩,被动压迫内括约肌,反射性扩张直肠,粪便逆向直肠,排便会逐渐消失。
上厕所时,大便前头干硬,后头软粘,说明什么?
——饮水量少
水是维持生理功能和日常需要的重要物质。人体重量的60%~70%左右由水组成。成年人每天至少要保持1500~2000毫升的饮用水量,有全身血流,改善胃肠道消化蠕动,促进粪便排泄,减少便秘。
如果长期少喝水或经常喝碳酸饮料,会导致前大便干燥,难以排出。大便产生后,背部也会出现柔软粘稠的大便。如果因为少喝水而排便异常,可以通过每天指定合理的饮水量来缓解这个问题。
——体内湿气重
天气炎热,很多人吃冷饮、冷饮或长时间洗热水澡,会导致体内水分和寒冷堆积过多,影响健康,增加内脏压力。
如果体内水分过多,也会影响胃肠道健康,容易出现大便前干后硬、后软后粘的问题,因为水太多,大便异常,排便后,粪便一般粘在马桶上,难以清洗。
——排便不规则
就像吃饭睡觉一样,有一些规则要遵循。排便的最佳时间是早上起床后,晚上是内脏排毒代谢的时间。经过一夜的沉积,胃会产生更多的有毒废物。早上起床后,排便可以减轻身体负担,排出多余的废物,预防胃肠道疾病的发生。
前体坚硬、背部柔软、背部粘稠的人排便时间不规律,甚至有频繁排便的习惯。长期保持大便会增加肠道负担,损害胃肠粘膜。
——胃肠疾病
排便异常与胃肠道疾病有关。作为消化和吸收食物的重要器官,当胃肠道功能障碍或严重疾病发生时,旧大便不会排出,产生干硬表现,新大便会堆积在背部,容易粘在坑上,导致大便异常。
胃肠道疾病引起的排便异常,排便时可出现明显的腹痛、腹胀、肛门疼痛等异常表现。如果您也有这样的变化,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