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南都记者获悉,在近日举办的第八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针对当前汽车芯片供应趋紧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提出,要加快车规级芯片等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化,继续做好汽车芯片保供,从严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努力保障关键零部件生产供应。
辛国斌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已成为引领全球电动化转型的重要力量,进入规模化、高质量的快速发展新阶段。但也要看到进入新阶段,攻坚突破的困难和复杂程度都在增大,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着力解决。
在支撑条件方面,规模化发展所需的关键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能力、充换电服务保障能力有待提升。此外,在稳定运行方面,全球疫情仍在持续,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汽车芯片供应仍然趋紧。如何更好保持供应链畅通、如何优化产业链布局需要全行业认真研究。
针对当前汽车芯片供应趋紧问题,辛国斌指出,要加强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发挥龙头企业作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加快新体系电池、车规级芯片、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另外,继续做好汽车芯片保供,从严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努力保障关键零部件生产供应。
南都此前曾报道新能源车涨价潮,多位业内人士向南都记者分析,当前新能源车集体涨价,还与芯片短缺等因素有关。近年来,新能源车往电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加大了芯片使用量,新能源车井喷式增长亦加剧了“芯片荒”。
全国工商联汽车商会新能源分会会长李金勇介绍道,传统燃油车一般需用到600至700颗芯片,而新能源车平均每辆所需芯片数量达1500颗左右。据汽车行业数据预测公司AutoForecastSolutions统计,截至3月20日,由于芯片短缺,今年全球汽车市场已累计减产115.8万辆。其中,中国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增加至7.1万辆。
南都记者注意到,2020年末以来全球芯片供应持续吃紧,车企饱受缺芯短缺之困。李金勇认为,原因在于芯片厂家去年年初对全球汽车产业的误判,认为疫情会造成汽车订单大幅下滑,从而减产。但去年全球汽车产业下滑情况并不严重,中国市场反而还在增长。此外,芯片的扩产需要半年至一年时间,才能达到规模性生产。产线成本也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收回,芯片厂快速扩张产能的积极性有限。
李金勇还分析道,在“芯片荒”下,新能源车车企分配芯片时,有从低端车型向高端车型转移的趋向。很多车企为了保利润,会舍弃掉销售规模大但盈利能力低的车型,优先满足盈利能力高的车型。李金勇判断,今年上半年我国车市受缺芯制约压力仍然较大,今年年底前,如无意外情况,芯片供应会达到供求平衡状态。
南都此前报道,就原材料供应问题,在3月25日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蔚来汽车CEO李斌透露,“芯片是非常大的挑战”。蔚来每辆车都要用到一千多颗芯片,其中有10%的部分会遇到供应紧张问题。芯片的价格尚能消化,问题是供应的不确定性。蔚来ET7搭载的英伟达Orin芯片是定点供应,高端芯片总体情况还好,主要问题是如英飞凌等基础芯片的供应不足。
采写:南都记者 方诗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