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陈六月
说起黄逸梵,
身边很多人的反应通常都是:
“噢,作家张爱玲的母亲嘛!”
在小说《小团圆》中,
张爱玲描述了自己与母亲有交集的那些年,
有一些眷恋,也有一些怨念。
她曾在自传体小说《易经》中以女主角琵琶的口吻说道:
“爸爸从来没有伤过我的心,因为我从来没有爱过他。
可你(她的母亲)不一样。你比他还过分”。
在外界看来,
张爱玲的一生充满传奇,
是让世人铭记的大作家。
而在实际上,
这份传奇的底色,
却是灰色的。
她是写爱情故事的高手。
可小说的主题,
并不是只有真情和浪漫,
她写得更多的,
是策略、是博弈…
她也陷入过让人非议的三角恋里,
有着非同寻常的爱情经历……
想要说她的故事,
其实离不开她的成长经历。
说起张爱玲的一生,必然绕不开她的母亲
张爱玲出生的环境还算宽裕,
有足够好的家庭背景,
她是清末名臣张佩纶的孙女,
6岁入私塾读书,
8岁开始学习绘画,英文和钢琴。
但她也有着不够幸福的成长环境,
10岁时父母协议离婚,
张爱玲随父亲生活,
父亲再婚后,后妈对她打骂,
连生病也不带她看医生。
在生活没有着落的时候,
17岁的她逃离了父亲,
跑去投奔母亲。
有研究者就说:
张爱玲对父亲的感受是“看不起”
而她最在意母亲的看法,
在幼年时,带有崇拜与仰视之心,
而在成年之后,则有恨意。
毫无疑问,她的妈妈给了她极大的影响。
张爱玲的妈妈黄逸梵,
从小就失去了双亲的庇护,
严重缺失父母的爱。
而重男轻女的养母对她并不好,
始终是严加管束,
没有一丝温情。
在这种家庭环境成长的人,
要么木讷顺从,要么叛逆不平。
而黄逸梵,是后者。
结婚后的她,
毅然决然地抛下两个孩子,
用一生去追求新鲜感,
追求“不一样”。
出走一生,
也是在追求爱。
她有着丰富的情史,
是名媛、富三代、交际花,
也是恋爱专家,
破落贵族妇女。
六十四岁的她,
走遍了全世界,客死他乡,
却未能踏进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
也未真正意义上得到幸福。
悲凉和孤独,
成了她整个人生的底色。
对老公的失望,
也早就映射在女儿身上。
陪伴在张爱玲身边时那段时间,
黄逸梵爱打牌,
她只要一有空,
就会往牌桌上凑。
每次张爱玲跟她要钱,
她都会先给她白眼。
张爱玲的到来,
也影响了母亲的生活质量。
而在平常的生活里,
她对张爱玲说得最多的竟是“都是为了你”。
有时,
她会说:
“这周没去喝咖啡,都是为了你。”
有时,她又说:
“这个月没添新衣服,都是为了你。”
而这种近乎冷血的刻薄,
后来竟成了张爱玲后来文章的最大特点,
也成了她做人的最大特点。
关于这个世界,母亲给了我们最初的模板
知乎上有个问题:
“讨厌妈妈的性格,
更讨厌自己越来越像妈妈,
怎么办?”
而有人回答:
曾经被妈妈吼,
自己成了妈妈后也会吼孩子。
家庭教育是一个轮回,
孩子往往会从父母身上,
学到对这个世界的看法。
一个不被爱过的母亲,
也很难去好好爱自己的孩子,
也更容易养出一个“不容易幸福”的孩子。
张爱玲对爱的渴求和缺憾,
在恋爱里边显露无遗。
胡兰成不断地见异思迁,
在外拈花惹草,
可张爱玲依旧选择爱一场。
为了这份爱情,
她还拿出自己的稿费供养胡兰成。
为什么呢?
因为她太孤独了。
缺爱而孤独的少女,
也会更容易陷入危险的爱情里。
正如闫红在《你因灵魂被爱》一书中所写:
不管走过来的男子是谁,只要有那么个人影在,
她们就会把他变成自己的恋人。
《小团圆》中,
有一段经典的关于孩子的对白,
张爱玲在被问到是否要“生个小孩”时,
她轻描淡写地笑道:
“我不要。
在最好的情形下也不想要,
即便又有钱,
又有可靠的人带。”
晚年的她,
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
“心理疾病”也越来越重:
总是觉得自己住处有“虱子”。
这种敏感到了别人无法想象的地步。
所以,
她在3年搬了180次,
几乎一周一次。
即便再潦倒落魄,
也不能让国内的亲人看到自己的窘迫,
绝对不会求助。
英国的发展心理学家鲍比曾经提出过“依恋类型”:
早期的依恋模式,
创造了贯穿我们一生的关系原型。
毫无疑问,
在生命早期和母亲的关系怎样,
很大程度上,
长大后他和这个世界的关系就是什么样。
求助能力也是人格健康的一种能力,
张爱玲在生命之初,
从未被母亲真正接纳过。
所以,
她常常羞于表达真实的自己,
更无法“求助”。
处理好我们的过去,才能给孩子更好的未来
我们可以看到生活中,
有一些孩子的差别:
面对的人际交往环境
有的孩子会退缩,
显得郁郁寡欢,
有的孩子兴趣盎然,敢于交往朋友。
这样不同的性格,
其实是怎么来的呢?
曾有一个关于“静止脸”的实验,
非常直接地,
说明了孩子的性格与母亲的情绪密切相关。
在这个静止脸的试验中,
妈妈坐下,和1岁左右的孩子玩耍。
实验让一个母亲先和孩子互动,
孩子非常开心,积极响应。
然后,
母亲再换成一张没有表情的脸,
无论孩子怎样做,
母亲都一直面无表情。
而在母亲对他毫无反应的这段时间,
孩子的心跳开始加速,
体内压力激素增加,
他已经感到了身体上的不舒服。
婴儿开始尝试持续吸引父母的注意力,
失败了会走开,
走开后又会回来,
无可奈何,
因为想要被关注。
如果这个反复的过程持续太久,
孩子就会感到彻底崩溃,
他也会因为没有得到反馈,
而彻底封闭自己。
也就是说,
父母对孩子感到无助时的反应,
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对于情绪和关系的认知。
我还记得自己的女儿,
在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
总是不想去。
还念叨着:
不想念一年级,只想读幼儿园。
我抱着女儿说:
过一段时间就好了,
如果想念幼儿园,
妈妈随时都可以带你回去看看。
她开始掉眼泪,
没一会就平复了,
也通过我的反应,
孩子知道了:
我的悲伤是正常的,妈妈是爱我的。
《春潮》的导演就曾经说过:
“健康舒适的原生家庭,
能养育出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小孩,
小孩带着爱和安全感长大成人,
也会回馈给他人和社会。”
伤痛潜伏在体内,
不被注意的话,
那它就会时常出来袭击主人本身,
也会无意识地将这种恐惧一代一代传递下去。
所以,想要孩子幸福,
我们先从自己做起吧。
在这场体力与精力的较量中,
用心胸与智慧,
成就一场当妈妈的修行。
—— End ——
作者:陈六月,沿着路走直到把自己变成路,自由撰稿人。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