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走到小公园的时候,看到一个小不点儿,刚刚会跑的年龄,踉踉跄跄的“疾驰”在前面,后面跟着他的爷爷奶奶嚷嚷着:“跑慢点儿,跑慢点儿,别摔倒了。”
这时小家伙正好跑到我的前面,忽然停住脚步,快速地从地上捡了一个什么东西,立即塞进嘴里。
他的奶奶跟上来,也看见了小家伙的这个行为,只是说了一句:“脏不脏,你捡了地上什么东西?好不好吃?”然后,居然没有然后了……
我好诧异,难道不应该立即让孩子把东西吐出来,或者从孩子嘴里把东西抠出来吗?
宝宝的一些坏习惯,真的是家人不经意间纵容而成,一定要注意,以免酿成祸端。
1、随便捡东西吃
在宝宝2岁之前,会有一个口欲期,看到什么都想放到嘴巴里尝一尝。这是他们学习的一种方式,也是成长的一个阶段。
可以说,大多数宝宝都曾经有过捡东西吃的行为,但并不是所有的宝宝都因此形成了坏习惯。
有统计显示,但凡是有捡东西吃的坏毛病的孩子,其家人大多有“节俭”的行为,看到食物掉到桌子上觉得很可惜,捡起来吹吹,直接塞进自己嘴里。
宝宝看得到,自然也学得牢。
不要以为告诉孩子“掉桌子上太可惜,妈妈是大人可以吃,宝宝小不能吃”的道理就可以;宝宝压根儿不理解。
偏偏对于宝宝来讲,东西掉到桌子上或者掉到地上,东西掉在家里,还是在外面,是没有太多区别的,东西只是掉了而已。他不会想到“妈妈只是吃了掉到家里的桌子上的食物”,也不会辨别地去想“如果掉在外面的地上,妈妈是不会吃的”。
因此,食物掉了就是掉了,只要没有外包装,直截了当地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就好,最少也要捡起来清洗之后再吃。不必为了一点点的可惜,而误导了宝宝。
2、任意扔东西
宝宝在8月龄左右,会有“扔东西”的行为,而且他们会乐此不疲地扔,手边有什么扔什么,只要他们拿得动。
对于宝宝来讲,这是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的一项本领。而且在扔东西的过程中,孩子会观察到物体的坠落方式、痕迹、轨道,并且能够注意到不同物体落地的不同声音,逐渐发掘扔东西和发出声音之间的必然关系,从而学习了一些逻辑知识。
所以,扔东西对于宝宝的智力和心理成长都有很大的好处。
但是家人在这件事情的不同态度会导致孩子往不同方向发展。
如果父母能够正确地引导,在宝宝开始尝试掌握这项技能的时候,提供给孩子一些合适的玩具和一个安全的环境,让宝宝开开心心的去尝试,并及时给予表扬。这样可以增强宝宝的自信心和快乐情绪;不过当宝宝渐渐长大,就要注意淡化他们扔东西的行为。
但千万不要让宝宝形成“自己扔东西,爸爸妈妈就会格外关注”的观点,比如平日里对宝宝的行为不闻不问,多数时间都是看手机;而当宝宝扔东西的时候就开始大呼小叫地斥责,这样对于孩子来讲,是形成一种呼唤爸爸妈妈的意识,最终养成扔东西的坏习惯。
3、破坏性行为
在宝宝2岁左右的时候,好奇心开始逐渐增强,对所有的物品都非常感兴趣,喜欢东摸西看,越来越多表现出一种破坏性行为。
这与他们的动手能力、手眼协调能力比较差息息相关。因为他们不了解物品的性能,却偏偏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最终破坏东西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这种情况下,爸爸妈妈要多鼓励孩子,激励孩子去探索和发现,但是要确保孩子所在环境的安全性,让他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孩子也就不会再破坏了,同时培养了孩子的学习精神,何乐而不为呢?
但是若是因为孩子的实际能力不足而导致出挫败感,为了发泄自身的怨愤或沮丧,而做出破坏性行为,就需要父母及时给予帮助。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帮助不是训斥,训斥会让孩子感到委屈和误解,甚至觉得自己被孤立,从而挫败感更强,引导孩子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引导孩子正确的面对挫败,引导孩子逐渐走向想要的成功才是正解。
4、攻击性行为
很多宝宝都有咬人、打人的阶段,尤其是针对自己最为亲密的陪伴人,比如妈妈;这同样也是孩子的一种成长模式。
造成宝宝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很多,可能是一种自我保护,也可能是一种自我发泄,还有可能是单纯的模仿。
在宝宝年幼的时候,出现攻击性行为,父母及时纠正,并适当淡化就好。如果宝宝在3岁左右,攻击性行为更加强烈,那么就需要及时调整宝宝所接触的东西,比如看的电视、视频有没有比较打斗、攻击性的情节;周围的人有没有常常相互打斗或者不友好的行为。
平时父母还要身体力行地做好宝宝的榜样,尽可能温文尔雅、礼貌接人待物。
另外,随着宝宝自我意识的成长,很多宝宝也会逐渐比较任性,以自我为主。这种行为多发生在宝宝的2-4岁。
而宝宝的这种行为多与家人的过于溺爱、娇惯有很大关系。当宝宝因为没有达到满足而大发脾气或者任性的时候,父母却是各种的妥协和忍让,最终只会滋长孩子的情绪,养成任性妄为的坏毛病。
所以,养孩子就要知道有可为有可不为,同时家有家规,每个人都要好好地执行。只有全家人态度一致,方向一致,才能够调教出有好习惯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