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树妈妈
来源 | 小树妈妈
前段时间,一个妈妈教育孩子的视频火了。据说这个视频全网播放过亿,点赞量也直逼千万。
视频一开始,妈妈就交代了背景:商场门口免费发气球,3岁左右的女孩蘑菇想要又不敢说,妈妈就帮她演练。
在妈妈的教导下,蘑菇很大声地说:阿姨,我可以拿个气球吗?
妈妈就模仿商场阿姨说:小朋友你好勇敢啊,可以送给你一个。一边说一边把气球递过去。
演练了几遍后,妈妈突然想拒绝孩子一下。
等蘑菇再说“阿姨,我可以拿个气球吗”时,妈妈就说:抱歉小朋友,这个已经有别人要了,不能送给你了。
这时,蘑菇明显错愕了一下,她没料到“阿姨”会这样说,她尝试了两次说没关系,都没说出口。
最后,因为受不了拒绝,趴在妈妈身上伤心地哭起来。
为了帮助她,妈妈决定再演练了几次。
第二次被拒绝时,蘑菇依然接受不了,她缩着身子,努力眨着眼睛,不让眼泪掉下来。
这时妈妈说:还是很伤心是不是?过来妈妈抱抱,没关系的,别人拒绝也没关系。
又反复演练了几次,最后,妈妈给了蘑菇一颗“勇气糖”。
吃了“勇气糖”后,蘑菇终于大声喊出了:没关系……被拒绝了也没关系……我很勇敢……
尽管,这颗“勇气糖”不足以让蘑菇日后完全拥有被拒绝的勇气,但这声“没关系”,却温暖了太多的网友。
有网友说:看哭了,因为自己成长的过程中,遇到难为情的时刻,从来没人对他说过没关系、你也可以的。
也有网友说:没人告诉过他,被拒绝了也可以坦然。他成长过程中,做不到完美,又接受不了自己,就总是纠错、自责,导致整个人都很拧巴。
还有网友说:遇到这种情况,自己的妈妈只会说“你就那点出息”,这让他很受伤……
而蘑菇妈妈的爱和接纳,让网友们看到了教育的另一面:
原来,不是一直坚强、一直勇往直前才叫勇敢。
原来,面对拒绝,可以大胆说没关系。
原来,面对挫折,耸耸肩说不在乎,也是一种出路。
“厚脸皮”的孩子
反而容易成功
很多人可能觉得:那些好胜心强、更在乎输赢的孩子更容易成才。
可事实上,美国威廉玛丽学院曾调查过800位企业家,发现最成功的人,身上都有一种特质,即从不害怕失败,也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他。
一个得失心过强的孩子,反而风险特别大。
因为一点点挫折,可能就会让他们沉浸在情绪里,没了持续向前的勇气,甚至一蹶不振。
而那些“厚脸皮”的孩子,更有勇气一次次重振旗鼓,接近成功的概率也更大。
日本作家渡边淳一曾经在《钝感力》里,讲过这样一件事:
他是医学院毕业的,曾经有十多年的外科医生生涯,当初实习时,带他们的教授虽然医术高超,却十分习惯指责助手。
渡边淳一的很多同学都害怕给这个教授做助手,觉得给这个教授做助手是灾难。
渡边淳一
他们往往在手术前精神紧张、担惊受怕,退缩不前;手术后闷闷不乐,垂头丧气。
唯独一个比渡边淳一高三届的学长,没什么“脸皮”,虽然被训斥的最多,却总是一副笑眯眯的样子。
不管教授怎么训斥,他都一边说着“是、是、是”,一边抓紧时间学技术。
第二天,学长肯定已经把前一天的郁闷丢得一干二净了,总能精神抖擞地出现在手术台前。
毕业时,这个学长的医术,已经在同龄人中很突出了。十几年后,他已经成为了一个技术精湛的大医院名医。
渡边淳一把学长的这种“得失心没那么重,有挫折当天就翻篇”的心态,就叫做钝感力。
我们的孩子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和大大小小的挫折。
孩子们如果每一件都在乎得失,计较好坏,过分强调自尊,就很容易挫伤锐气,被自尊拖累,很难有持续的斗志。
换句话说:孩子如果小时候钝感一点,“厚脸皮”一点,也就不容易被打击到。
敢于说“无所谓”的孩子
自我接纳力都很强
什么样的孩子遇到挫折、困难,会从心里觉得无所谓、不在乎?
今年的冬奥会,就看得我很感慨。
谷爱凌参加自由式滑雪坡面障碍赛决赛时,第一轮,跳得一般。
第二轮,她翻转时出现失误,重重摔在了坡面上。
当时所有人都为她捏了一把汗,连旁边的体育记者都说:
比赛一共有3轮,如果前两轮得分不高,第三轮就必须要上大招了,否则肯定是成绩平平。
体育记者还预测说:谷爱凌这个项目,很难得奖了,接下来,我们要期待的是她最强的项目U型场地比赛。
可再看看谷爱凌:即便是在奥运比赛上跌跟头,她也一点都不慌。
她迅速从摔倒的雪坡上坐起来,拍拍身上的雪,戴上帽子,像没事人似的继续滑回了终点。
第三轮比赛上场前,她表情淡定,做了个深呼吸就出发了,一个台一个台越过,动作一个比一个稳,最终,以86.23分的成绩,拿到了银牌。
这种遇事不慌不乱的“大心脏”,着实让人佩服。
记得谷爱凌在接受采访时曾多次强调,自己很享受比赛,最喜欢的事不是拿金牌,而是挑战自己。
一个享受比赛,勇于挑战自己的孩子,其实是高度接纳自己的。
因为自我接纳,所以她允许自己表现不好;也因为自我接纳,她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她觉得她的体验过程更重要。
所以你看,“没关系”、“不在乎”的本质,是自我接纳。
当一个孩子在心里没有给自己划那么多条条框框,他知道自己不用必须按什么标准行事,也不用非要成为人、做到什么事时,孩子的内心就是松弛的。
他允许自己的表现,在一个合理、舒适的区间内浮动,这样的孩子,就已经自带抗挫力了。
孩子的自我接纳和抗挫力
来自父母
孩子的自我接纳能力和抗挫力,不是天生的,它们来自养育的过程。
在开头“小蘑菇”的视频下面,太多的网友留言说:
“我也想要一颗勇气糖”,“可惜魔法对大人没有用了,好难过,我没有勇气糖了”……
“勇气糖”真的管用吗?肯定是不管用的。
大家真正羡慕的,是小蘑菇虽然不能坦然面对拒绝,也不敢大声说没关系,甚至面对拒绝每次都要落泪,但妈妈没有把她推出去,就让她跟商场阿姨要气球,或者勒令她不许哭,又或者嘲笑她胆子小、脸皮薄。
妈妈一遍又一遍地柔声安慰她:还很伤心吗?没关系的,妈妈抱抱,被拒绝也没关系。
有这样一个能全然接纳孩子的妈妈,大家才相信:“勇气糖”一定管用。
而小蘑菇将来会不在意别人的拒绝,也能接得住成长路上的打击。
大家想要的,其实是这种全心全意的接纳啊。
一个孩子的自我接纳,一定是来自父母的全心接纳。
一个高年级老师曾讲过一件事:
有次测验,全班成绩都不太理想。下发了试卷后,有的孩子看到成绩,直接趴在桌子上哭起来;有的孩子脸上写满了担忧,怕回家挨父母的批评、责骂。
唯独一个平时还不错的女生很有意思,她拿过试卷,就快速翻书对照。
这个老师以为,这个女孩怀疑判错了分,正在对照课本找答案,可女生却说:
不是的老师,我妈妈说,考得不理想,说明我这个章节的内容没学透,我想看看到底哪里掌握不好。
从女孩的话里可以得知:她的父母,更看重她学知识的过程,对她的考试成绩,是能全然接纳的。
所以考砸后,女孩才没有沮丧,没有情绪纠结,立刻投入了纠错中。
一个被父母全心接纳的孩子,她不必费力地去够父母的标准,也不必为了别人的眼光为难自己,用面子、得失、一时的分数逼倒自己。
图片来源:电影《对不起,谢谢你》
这样的孩子,才有勇气蓄积能量,在困难和挫折中迅速站起来,把精力和眼光放到未来。
接纳孩子原本的样子,对他们说没关系,错了也没关系,做不到也没关系,可能很难。
但正是这一个个的没关系,才让孩子有跌倒了爬起来的勇气,才让他们在一次的蓄力中,历练的更完美。
所以,希望每个父母,都给孩子准备好了足够多的“勇气糖”。
强孩子所难,可能只会把他们推到悬崖,而接纳孩子,日后,他可能就有无限的希望。